面向视障人群的视觉导盲安全信息检测与识别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1-16页 |
1.3 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6-19页 |
2 融合颜色特征与边缘的盲道识别 | 第19-39页 |
2.1 盲道的特征 | 第19页 |
2.2 颜色空间模型 | 第19-25页 |
2.2.1 RGB颜色空间模型 | 第19-20页 |
2.2.2 HSV颜色空间模型 | 第20-22页 |
2.2.3 Lab颜色空间模型 | 第22-25页 |
2.3 基于颜色特征的盲道图像分割 | 第25-28页 |
2.3.1 分割原理及方法 | 第25-26页 |
2.3.2 基于颜色直方图的最大类间方差法 | 第26-28页 |
2.4 盲道边缘特征提取 | 第28-37页 |
2.4.1 盲道边缘特征 | 第28页 |
2.4.2 常见的边缘检测算子 | 第28-34页 |
2.4.3 基于Hough变换的边缘特征提取 | 第34-3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盲道区域中障碍物的检测 | 第39-53页 |
3.1 盲道障碍物检测方法 | 第39-41页 |
3.1.1 帧差法 | 第39-40页 |
3.1.2 背景差分法 | 第40页 |
3.1.3 光流法 | 第40-41页 |
3.2 正前方的障碍物检测 | 第41-44页 |
3.2.1 感兴趣区域的建立 | 第42页 |
3.2.2 两个方向的边缘检测 | 第42-43页 |
3.2.3 基于图像熵的障碍物检测 | 第43-44页 |
3.3 运动障碍物的检测 | 第44-51页 |
3.3.1 三帧差分法 | 第44-45页 |
3.3.2 改进的三帧差 | 第45-46页 |
3.3.3 灰度投影算法原理 | 第46-47页 |
3.3.4 帧间差分法融合灰度投影算法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4 基于视觉的导盲防撞预警模型 | 第53-67页 |
4.1 视觉系统的成像模型 | 第53-54页 |
4.1.1 透镜成像模型 | 第53页 |
4.1.2 小孔成像模型 | 第53-54页 |
4.2 视觉系统的标定 | 第54-63页 |
4.2.1 坐标系的概述 | 第54-57页 |
4.2.2 常用的标定方法 | 第57-60页 |
4.2.3 本文的标定方法 | 第60-63页 |
4.3 导盲防撞预警模型 | 第63-66页 |
4.3.1 单目视觉测距模型 | 第63-66页 |
4.3.2 防撞预警的决策 | 第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5 视觉导盲安全信息检测与识别系统 | 第67-75页 |
5.1 系统设计 | 第67-70页 |
5.1.1 图像采集模块 | 第67-70页 |
5.1.2 盲道识别模块 | 第70页 |
5.1.3 障碍物检测模块 | 第70页 |
5.1.4 防撞预警模块 | 第70页 |
5.2 系统软件 | 第70-72页 |
5.3 视觉导盲安全信息检测与识别系统性能实验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6.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