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新诗论文

恋歌·挽歌·悲歌--巴人二十年代新诗创作研究(1921—1927)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 巴人诗歌研究现状梳理第9-12页
    二 巴人诗歌研究的局限与思考第12-15页
第一章 恋歌:“五四”爱情的别样抒写第15-29页
    一 言情主体之别第16-18页
    二 抒情对象之异第18-23页
        (一)纯粹和复杂第19-21页
        (二)神性和人性第21-23页
    三 书写策略之殊第23-26页
        (一)意象:“密”与“疏”第23-24页
        (二)语言:“抒情”与“叙述”第24-26页
    四 小结第26-29页
第二章 挽歌:“最初在中国唱挽歌的人”第29-44页
    一 自我的挽歌第29-37页
        (一)爱的遗恨第30-32页
        (二)生的艰难第32-36页
        (三)理想的幻灭第36-37页
    二 社会的挽歌第37-43页
        (一)同情底层生存第38-40页
        (二)控诉现实黑暗第40-43页
    三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悲歌:“血泪乡土”悲剧的诗性叙事第44-58页
    一 现实主义烛照下的乡土悲剧叙事第45-51页
        (一)乡土悲歌的诗性纪实第45-49页
        (二)乡土灵魂的真实揭示第49-51页
    二 “血泪”生存困境里的哲学思辨第51-56页
        (一)“灵与肉”:反抗与斗争中的精神张力第52-54页
        (二)“爱与美”:现实与理想间的人生落差第54-56页
    三 小结第56-58页
结语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在校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克纳《我弥留之际》中的哥特艺术探究
下一篇:哈尼族祭祀词的文学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