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4页 |
1.2.1 氮沉降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15-17页 |
1.2.2 氮沉降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第17-19页 |
1.2.3 氮沉降对N_2O排放的影响 | 第19-21页 |
1.2.4 氮沉降对生态系统氮素去向的影响 | 第21-24页 |
1.3 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3.1 科学问题 | 第2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6-36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6-28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28-29页 |
2.2.1 氮沉降梯度控制实验 | 第28页 |
2.2.2 ~(15)N同位素示踪实验 | 第28-29页 |
2.3 测定方法 | 第29-36页 |
2.3.1 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 第29页 |
2.3.2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29-31页 |
2.3.3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第31-32页 |
2.3.4 N_2O浓度的测定 | 第32-33页 |
2.3.5 计算公式 | 第33-35页 |
2.3.6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92页 |
3.1 实验期间气温、降雨量和土壤温湿度的特征 | 第36-39页 |
3.2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39-52页 |
3.2.1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3.2.2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3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pH值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4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3.2.5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硝化反硝化作用微生物的影响 | 第45-52页 |
3.3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 第52-79页 |
3.3.1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功能群比例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2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丰富度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3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主要种功能性状的影响 | 第58-67页 |
3.3.4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 第67-72页 |
3.3.5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植物C、N含量的影响 | 第72-77页 |
3.3.6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77-79页 |
3.4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N_2O排放的影响 | 第79-88页 |
3.4.1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N_2O通量的影响 | 第79-83页 |
3.4.2 氮沉降对年内不同时期N_2O排放量对全年贡献率的影响 | 第83-85页 |
3.4.3 高寒草甸N_2O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第85-88页 |
3.5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氮素去向的影响 | 第88-92页 |
3.5.1 高寒草甸土壤氮库的~(15)N回收率 | 第88页 |
3.5.2 高寒草甸植物氮库的~(15)N回收率 | 第88-89页 |
3.5.3 高寒草甸N_2O排放的~(15)N回收率 | 第89-90页 |
3.5.4 外源氮素在高寒草甸的去向 | 第90-92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92-101页 |
4.1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N_2O排放的影响 | 第92-95页 |
4.2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氮去向的影响 | 第95-101页 |
4.2.1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土壤氮库的影响 | 第95页 |
4.2.2 氮沉降对高寒草甸植物氮库的影响 | 第95-98页 |
4.2.3 ~(15)N在高寒草甸植物、土壤和N_2O气体中的回收率 | 第98-10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101-102页 |
论文选题来源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