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2.2 研究意义第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6页
        1.3.1 整体上市的概念界定第12-13页
        1.3.2 整体上市的动因研究第13-14页
        1.3.3 整体上市的模式研究第14页
        1.3.4 整体上市的绩效研究第14-16页
        1.3.5 文献述评第16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2 研究方法第17页
    1.5 创新点第17-18页
2 整体上市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8-24页
    2.1 整体上市的概念、模式及优势第18-20页
        2.1.1 整体上市的概念第18页
        2.1.2 整体上市的模式第18-19页
        2.1.3 整体上市的优势第19-20页
    2.2 整体上市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2.2.1 企业边界理论第20页
        2.2.2 协同效应理论第20-21页
        2.2.3 同业竞争理论第21页
        2.2.4 关联交易理论第21-22页
    2.3 整体上市的绩效评价方法第22-24页
        2.3.1 市场绩效评价方法第22页
        2.3.2 财务绩效评价方法第22-23页
        2.3.3 其他绩效评价方法第23-24页
3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的案例介绍第24-31页
    3.1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交易主体简介第24-25页
        3.1.1 安徽建工集团简介第24页
        3.1.2 安徽水利公司简介第24页
        3.1.3 水建总公司简介第24-25页
    3.2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的动因分析第25-26页
        3.2.1 外部动因第25页
        3.2.2 内部动因第25-26页
    3.3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方案第26-29页
        3.3.1 反向收购母公司整体上市的具体方案第26-27页
        3.3.2 募集配套资金的具体方案第27-28页
        3.3.3 上市前后股权结构变动情况第28-29页
    3.4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历程第29-31页
        3.4.1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流程第29-30页
        3.4.2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模式的选择第30-31页
4 安徽建工集团整体上市绩效分析第31-54页
    4.1 市场绩效分析第31-34页
        4.1.1 市场绩效的计算步骤第31-32页
        4.1.2 市场绩效的度量第32-34页
    4.2 财务绩效分析第34-49页
        4.2.1 传统财务指标分析第35-45页
            4.2.1.1 偿债能力分析第35-38页
            4.2.1.2 营运能力分析第38-40页
            4.2.1.3 盈利能力分析第40-43页
            4.2.1.4 发展能力分析第43-45页
        4.2.2 经济增加值分析第45-49页
    4.3 其他绩效分析第49-54页
        4.3.1 人力资源方面第49-51页
        4.3.2 技术创新方面第51页
        4.3.3 协同效应方面第51-54页
5 研究总结与启示第54-56页
    5.1 研究总结第54-55页
    5.2 案例启示第55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2页
后记第62-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具有自然恒压恒流输出特性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