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论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2-17页
        1.2.1 死者人格利益的内涵第12-13页
        1.2.2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主体、期限、责任形式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1.2.4 总体评价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页
        1.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第17-19页
第2章 有关死者人格利益内涵及保护的学说第19-25页
    2.1 死者人格利益的内涵第19-21页
        2.1.1 人格第19页
        2.1.2 人格权第19-20页
        2.1.3 人格利益第20-21页
    2.2 有关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学说第21-24页
        2.2.1 死者民事权利保护说第21-22页
        2.2.2 死者人格利益继承说第22页
        2.2.3 死者法益保护说第22-23页
        2.2.4 近亲属权利保护说第23-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我国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历史沿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5-34页
    3.1 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历史沿革第25-30页
        3.1.1 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司法解释与实践第25-28页
            1.死者名誉利益的保护第25-26页
            2.死者遗体利益的保护第26-27页
            3.死者肖像利益的保护第27-28页
        3.1.2 我国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立法现状第28-30页
            1.《民法总则》第28-29页
            2.部门法的规定第29-30页
    3.2 我国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0-33页
        3.2.1 未形成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完整法律体系第30-31页
        3.2.2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范围不全面第31页
        3.2.3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请求权主体相对单一第31页
        3.2.4 死者财产性人格利益商业化利用的相关规定不完善第31-33页
    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域外法关于死者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借鉴第34-38页
    4.1 死者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域外立法模式第34-36页
        4.1.1 德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制度考察第34-35页
        4.1.2 其他国家和地区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制度略考第35-36页
    4.2 域外死者人格利益法律保护的启示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5章 我国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制度之完善第38-46页
    5.1 死者人格利益民法保护的必要性第38-39页
        5.1.1 符合个体人权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第38页
        5.1.2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第38-39页
        5.1.3 实现社会文明的必然趋势第39页
    5.2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立法完善的路径第39-40页
    5.3 我国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法律适用第40-46页
        5.3.1 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范围第40-43页
        5.3.2 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请求权主体第43-44页
        5.3.3 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责任承担第44-45页
        5.3.4 死者财产性人格利益的商业化利用第45-46页
结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婚姻法》41条和《婚姻法司法解释(二)》24条在司法实践中的竞争--以法经济学为视角
下一篇:闹婚习俗的演化及其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