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的戏仿现象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0页
    第一节 课题来源第7页
    第二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8页
    第四节 文献综述第8-10页
第二章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中“戏仿现象”的概念与分类第10-19页
    第一节 新新媒介与热点事件第10-12页
        一、新新媒介概念回顾第10页
            1. 新新媒介的定义第10页
            2. 新新媒介的指导原理第10页
        二、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的定义与主要类别第10-12页
            1.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的定义第10-11页
            2.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的主要类别第11页
            3.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的特点第11-12页
    第二节 戏仿现象概念辨析第12-19页
        一、戏仿的来源第12-17页
            1. 戏仿的来源第12页
            2. 新新媒介语境下热点事件中的戏仿现象定义第12-14页
            3. 戏仿现象与网络恶搞相同与相异第14-17页
        二、热点事件中戏仿现象的主要类别第17-19页
            1. 角色戏仿第17页
            2. 话语戏仿第17-18页
            3. 情节戏仿第18-19页
第三章 热点事件中戏仿的表现手法与特征第19-25页
    第一节 戏仿的表现手法第19-20页
        一、拼贴第19页
        二、变形第19-20页
        三、夸张第20页
    第二节 戏仿现象的特征第20-25页
        一、话语特征第21-22页
            1. 主体参与的广泛性第21页
            2. 内容多元化以及转向的不确定性第21-22页
            3. 情感表达的直接性第22页
        二、叙事特征第22-23页
            1. 确定的主体内容与破碎的呈现方式相结合第22-23页
            2. 极简的内容与无关联的对话第23页
        三、美学特征第23-25页
            1. 荒诞第23-24页
            2. 解构与颠覆第24-25页
第四章 戏仿现象在热点事件中盛行的原因第25-30页
    第一节 模仿律与戏仿现象第25-26页
        一、泛模仿——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模仿第25-26页
        二、反模仿—反其道而行从创作新内容第26页
        三、逻辑模仿律与超逻辑模仿律——容易引发模仿的的规律第26页
    第二节 新新媒介媒介特征与戏仿现象第26-28页
        一、提供技术与平台支持——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第26-27页
        二、娱乐至上的文化理念第27-28页
        三、寿命短:快速生产、传播、消亡第28页
    第三节 戏仿现象在热点事件盛行的社会因素第28-30页
        一、网络言论的相对自由与现实生活内容表达的相对贫乏第28-29页
        二、网络营销媒体的热点制造需求第29-30页
第五章 戏仿现象的价值判断第30-33页
    第一节 正面价值第30-31页
        一、解放话语形式——提高大众文化的地位第30页
        二、身份抗争——颠覆权威第30-31页
        三、媒介内容多样化——突破审美视野第31页
    第二节 负面价值第31-33页
        一、美感缺失——审丑倾向降低审美体验第31-32页
        二、信息爆炸——堆砌无价值信息垃圾第32页
        三、博取眼球——价值传递极端化第32-33页
结语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页
    一、学术著作第35页
    二、学术期刊第35页
    三、学位论文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游戏叙事研究
下一篇:里约奥运会官方视频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