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科学、科学研究论文--世界各国科学研究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机构和团体论文

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7-27页
    1.1研究背景第17-20页
        1.1.1世界科技强国建设迫切需要以科技资源配置为抓手第17-18页
        1.1.2 财政绩效管理实施切实需要从科技资源配置源头抓起第18-19页
        1.1.3 国立科研机构发展尤为需要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第19-20页
    1.2 问题的提出第20-22页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1 研究目标第22页
        1.3.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3-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3页
        1.4.2 研究思路第23-24页
        1.4.3 研究方法第24-25页
    1.5 论文章节安排第25-27页
第2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27-41页
    2.1 文献检索情况概述第27-29页
        2.1.1 文献检索说明第27-28页
        2.1.2 相关研究学术趋势分析第28-29页
    2.2 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的概念研究第29-31页
        2.2.1 科研机构的概念研究第29-30页
        2.2.2 科技资源的概念研究第30-31页
    2.3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第31-34页
        2.3.1 基于区域视角的研究第31-32页
        2.3.2 基于机构视角的研究第32-33页
        2.3.3 基于成果视角的研究第33-34页
    2.4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研究第34-38页
        2.4.1 科学经济类方法第34-35页
        2.4.2 数理统计类方法第35-36页
        2.4.3 优化模型类方法第36-37页
        2.4.4 综合集成类方法第37-38页
    2.5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述评第38-40页
        2.5.1 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贡献第39页
        2.5.2 已有研究成果的主要不足第39-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国内外典型科研机构相关管理实践综述第41-51页
    3.1 国外典型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1-44页
        3.1.1 美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1页
        3.1.2 德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1-42页
        3.1.3 英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2-43页
        3.1.4 日本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3-44页
    3.2 我国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管理实践第44-48页
        3.2.1 我国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政策分析第44-47页
        3.2.2 中国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管理的实践第47-48页
    3.3 主要启示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第51-65页
    4.1 理论基础第51-54页
        4.1.1. 相关理论依托第51-52页
        4.1.2. 概念界定第52-54页
    4.2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特征分析第54-57页
        4.2.1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的图形化描述第54-56页
        4.2.2 科技资源配置过程典型特征的机理分析第56-57页
    4.3 变量选取与研究问题描述第57-60页
        4.3.1 变量选取第57-58页
        4.3.2 研究问题描述第58-60页
    4.4 研究框架设计第60-62页
        4.4.1 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研究框架第60-61页
        4.4.2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第61-62页
        4.4.3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研究框架第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5页
第5章 院所两级型国立科研机构科技资源投入产出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与处理第65-77页
    5.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第65页
    5.2 研究方案设计第65-68页
        5.2.1 符号定义与分析处理流程第66页
        5.2.2 多阶段时滞效应分析方法第66-67页
        5.2.3 多阶段时滞效应处理方法第67-68页
    5.3 实证研究第68-75页
        5.3.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第69页
        5.3.2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69-73页
        5.3.3 分类比对分析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6章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第77-87页
    6.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第77页
    6.2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矩阵分析模型第77-78页
    6.3 院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第78-83页
        6.3.1 符号定义第78-79页
        6.3.2 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步骤第79-83页
    6.4 实证研究第83-85页
        6.4.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第83页
        6.4.2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83-85页
    6.5 本章小结第85-87页
第7章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第87-97页
    7.1 问题研究背景与求解思路第87页
    7.2 所级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方法第87-91页
        7.2.1 符号定义第87-88页
        7.2.2 评价方法的原理与步骤第88-91页
    7.3 实证研究第91-94页
        7.3.1 实证对象与数据来源第91-92页
        7.3.2 研究过程与结果第92页
        7.3.3 分类比对分析第92-94页
    7.4 本章小结第94-97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97-103页
    8.1 研究结论第97-100页
        8.1.1 研究工作小结第97-98页
        8.1.2 政策建议第98-100页
    8.2 研究展望第100-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1页
致谢第111-11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具性群体关系与冲动性对攻击行为的反应监控的影响
下一篇:新型高稳定钙钛矿材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