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建筑工人的安全认知偏差特性及形成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4-17页
        1.2.1 不安全行为与心理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2.2 认知偏差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其他相关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研究评述第17页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目标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9-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基础理论分析第22-32页
    2.1 人的安全感知模型第22-23页
        2.1.1 感知的内涵第22页
        2.1.2 感知和认知的关系第22页
        2.1.3 安全感知的过程模型第22-23页
    2.2 人的安全认知模型第23-24页
        2.2.1 认知的内涵第23页
        2.2.2 安全认知的过程模型第23-24页
    2.3 人的安全认知方式的划分第24-26页
        2.3.1 基于直觉的安全认知方式第24-25页
        2.3.2 基于经验的安全认知方式第25-26页
        2.3.3 基于知识的安全认知方式第26页
    2.4 不同安全认知方式的差异特点第26-28页
        2.4.1 人群差异第26-27页
        2.4.2 影响因素第27-28页
        2.4.3 安全认知过程第28页
    2.5 安全认知偏差的内涵和分类第28-30页
        2.5.1 安全认知偏差的内涵第28-29页
        2.5.2 安全认知偏差的分类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的发生规律及特性研究第32-55页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32-36页
        3.1.1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状况调查原则第32页
        3.1.2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状况调查表的编制第32-33页
        3.1.3 标准值的确定第33-34页
        3.1.4 测题来源第34页
        3.1.5 研究对象特征构成第34页
        3.1.6 测量结果统计第34-35页
        3.1.7 数据检验第35-36页
    3.2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36-47页
        3.2.1 建筑工人对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认知偏差分析第36-39页
        3.2.2 建筑工人对事故后果严重性的认知偏差分析第39-42页
        3.2.3 建筑工人对事故风险可控性的认知偏差分析第42-46页
        3.2.4 新老工人对不同事故类型整体的认知偏差差异第46-47页
    3.3 结果讨论第47-52页
        3.3.1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过程中经验的作用第47-49页
        3.3.2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的主要形式第49-51页
        3.3.3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特性第51-52页
    3.4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识别第52-54页
        3.4.1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形成的内因第52-53页
        3.4.2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形成的外因第53-54页
    3.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四章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第55-70页
    4.1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影响因素分析及研究假设第55-58页
        4.1.1 认知偏差形成的内因分析及研究假设第55-57页
        4.1.2 认知偏差形成的外因分析及研究假设第57-58页
        4.1.3 研究假设模型第58页
    4.2 研究设计第58-61页
        4.2.1 结构方程理论及模型分析第58-59页
        4.2.2 问卷设计的原则第59页
        4.2.3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59-60页
        4.2.4 调查问卷的收集第60页
        4.2.5 调查对象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0-61页
    4.3 数据检验与模型验证第61-64页
        4.3.1 问卷的信度检验第61页
        4.3.2 问卷的效度检验第61-62页
        4.3.3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检验第62-63页
        4.3.4 SEM模型验证第63-64页
    4.4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的形成机理分析第64-68页
        4.4.1 安全认知偏差形成中的内因影响机理第64-66页
        4.4.2 安全认知偏差形成中的外因影响机理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五章 面向安全认知偏差纠正的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提升策略第70-76页
    5.1 面向发生可能性偏差纠正的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提升策略第70-71页
    5.2 面向后果严重性偏差纠正的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提升策略第71-73页
    5.3 面向风险可控性偏差纠正的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能力提升策略第73-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76-80页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76-78页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第78-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要科研情况第85-86页
    一 期刊论文第85页
    二 学术竞赛获奖第85-86页
附录第86-91页
    附录 A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状况调查第86-89页
    附录 B 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偏差影响因素调查第89-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公共外交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背景下新闻出版企业公司治理、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绩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