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黄连素预防大肠腺瘤内镜下摘除后复发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5页
    1.1 黄连素及其药理作用第12-16页
        1.1.1 黄连素的杀菌作用第12-13页
        1.1.2 黄连素的抗炎作用第13-14页
        1.1.3 黄连素的抗肿瘤作用第14-15页
        1.1.4 黄连素在其他疾病中的作用第15-16页
        1.1.5 黄连素与肠道菌群第16页
    1.2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第16-21页
        1.2.1 饮食与大肠癌第17页
        1.2.2 IBD与大肠癌第17-18页
        1.2.3 大肠腺瘤与大肠癌第18页
        1.2.4 肠道菌群与大肠癌第18-21页
    1.3 大肠腺瘤内镜下摘除后预防复发的研究进展第21-24页
        1.3.1 改善生活习惯第21-22页
        1.3.2 调整饮食结构第22-23页
        1.3.3 化学预防第23-24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2.1 研究对象第25页
    2.2 纳入和排除标准第25-26页
        2.2.1 纳入标准第25页
        2.2.2 排除标准第25-26页
        2.2.3 病例剔除标准第26页
    2.3 入组病人依从性管理第26页
    2.4 药品的登记、使用、分发及储藏第26页
    2.5 治疗方案第26-27页
        2.5.1 试验用药第26页
        2.5.2 剂量及用法第26-27页
        2.5.3 研究周期第27页
        2.5.4 合并治疗第27页
    2.6 研究观察项目第27-28页
        2.6.1 人口学特征及病史第27页
        2.6.2 观察指标第27-28页
    2.7 终止临床研究的标准第28页
    2.8 复发定义第28-29页
    2.9 统计学分析方法第29-30页
第三章 结果第30-39页
    3.1 受试者特征及基线资料比较第30-33页
        3.1.1 一般情况第30-32页
        3.1.2 腺瘤数目、大小、部位、病理比较第32-33页
    3.2 黄连素预防大肠腺瘤内镜下摘除术后复发疗效比较第33-35页
        3.2.1 复发率比较第33-34页
        3.2.2 复发相关性分析第34-35页
    3.3 退出第35页
    3.4 黄连素对大肠腺瘤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第35-38页
    3.5 药物安全性分析第38-39页
第四章 讨论与展望第39-48页
    4.1 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讨论第39-41页
        4.1.1 性别第39页
        4.1.2 年龄第39-40页
        4.1.3 BMI第40页
        4.1.4 吸烟第40-41页
    4.2 大肠腺瘤复发化学预防药物第41-44页
        4.2.1 阿司匹林第41页
        4.2.2 COX-2抑制剂第41-42页
        4.2.3 钙剂第42页
        4.2.4 维生素D第42页
        4.2.5 他汀类药物第42-43页
        4.2.6 二甲双胍第43页
        4.2.7 黄连素第43-44页
    4.3 黄连素预防大肠腺瘤、腺瘤复发以及大肠癌的可能机制第44-47页
        4.3.1 改变肠道菌群第44-45页
        4.3.2 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第45-47页
    4.4 展望第47-48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49页
附录 缩略语及中英文对照表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NT2在家族性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
下一篇:基于R语言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差异性基因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