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平准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4页 |
第一部分 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4-21页 |
一、股市平准基金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股市平准基金的特征 | 第15-17页 |
三、我国构建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 经济自由主义时期 | 第17-18页 |
(二) 国家干预经济时期 | 第18页 |
(三) 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期 | 第18-19页 |
(四) 2008年次贷危机引发的新认识 | 第19-21页 |
第二部分 域外国家和地区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的实践 | 第21-24页 |
一、日本 | 第21页 |
二、韩国 | 第21-22页 |
三、香港 | 第22-23页 |
四、台湾 | 第23页 |
五、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4页 |
第三部分 我国构建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的现实必要性 | 第24-27页 |
一、弥补现行《证券法》的缺失,建立健全应急机制 | 第24-25页 |
二、克服资本市场内在不稳定性 | 第25-26页 |
三、恢复和提升投资者的信心 | 第26页 |
四、合理平衡股票价值和价格 | 第26-27页 |
五、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 第27页 |
第四部分 构建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的可行性 | 第27-41页 |
一、具体制度设计 | 第27-33页 |
(一) 我国股市平准基金的主体 | 第28-32页 |
1. 运营主体-证金公司 | 第28-30页 |
2. 监管主体-“改良版证监会” | 第30-32页 |
(二) 我国股市平准基金的资金来源 | 第32-33页 |
1. 外汇储备 | 第32页 |
2. 企业年金 | 第32-33页 |
3. 证券交易印花税 | 第33页 |
4. 股票发行超额溢价所得 | 第33页 |
二、股市平准基金制度与我国证券法的协调 | 第33-36页 |
(一) 股市平准基金制度纳入我国证券法 | 第33-35页 |
(二) 相关风险考量 | 第35-36页 |
1. 利益集团寻租 | 第35-36页 |
2. 道德风险 | 第36页 |
3. 法治风险 | 第36页 |
三、我国股市平准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36-38页 |
四、与证券市场其他制度的配合与协同 | 第38-41页 |
(一) 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 第38-39页 |
(二) 加快注册制改革 | 第39页 |
(三) 加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 | 第39页 |
(四) 完善司法救济途径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