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区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2页 |
·大气气溶胶定义及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 第14-16页 |
·研究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的意义 | 第16-18页 |
·大气颗粒物模态划分 | 第18-19页 |
·大气新颗粒物生成研究 | 第19-21页 |
·大气颗粒物粒径增长研究 | 第21-24页 |
·国内外观测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24-28页 |
·国外研究 | 第24-26页 |
·国内研究 | 第26-28页 |
·本研究的意义、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第28-32页 |
第二章 实验介绍 | 第32-46页 |
·观测点及观测时间 | 第32-35页 |
·颗粒物粒径分布仪器介绍 | 第35-43页 |
·颗粒物计数器发展 | 第35-36页 |
·WPS 1000 XP设计介绍 | 第36-40页 |
·WPS质量控制与保证 | 第40-43页 |
·其它观测仪器原理介绍及质控质保 | 第43-46页 |
·气体分析和测定仪器 | 第43页 |
·气溶胶膜采样仪器 | 第43-45页 |
·能见度及气象参数 | 第45-46页 |
第三章 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特征 | 第46-76页 |
·颗粒物数浓度的总体情况 | 第46-50页 |
·数浓度、表面积浓度及体积浓度的频数分布 | 第50-63页 |
·各季节数浓度频数分布 | 第51-56页 |
·各季节表面积浓度频数分布 | 第56-59页 |
·各季节体积浓度频数分布 | 第59-63页 |
·各季节粒径分布特征 | 第63-67页 |
·周末与周中的对比 | 第67-71页 |
·灰霾与清洁天气中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的对比 | 第71-74页 |
·灰霾天气条件下各气体污染物污染特征 | 第71-72页 |
·济南灰霾天气条件下各粒径段数浓度特征 | 第72-73页 |
·灰霾与清洁条件下粒径分布对比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颗粒物数浓度、表面积及体积浓度的昼夜变化 | 第76-104页 |
·数浓度及粒径分布的昼夜变化 | 第76-85页 |
·春季昼夜变化规律 | 第76-79页 |
·夏季昼夜变化规律 | 第79-81页 |
·秋季昼夜变化规律 | 第81-83页 |
·冬季昼夜变化规律 | 第83-85页 |
·数浓度粒径分布昼夜变化典型个例 | 第85-90页 |
·典型个例过程介绍 | 第85-90页 |
·个例发生频率统计 | 第90页 |
·昼夜变化的季节对比 | 第90-102页 |
·数浓度的昼夜变化 | 第90-96页 |
·表面积浓度的昼夜变化 | 第96-99页 |
·体积浓度的昼夜变化 | 第99-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五章 新颗粒物生成及粒径增长特征分析 | 第104-128页 |
·各季节新颗粒物生成事件的发生频率 | 第105-110页 |
·颗粒物粒径增长事件分析 | 第110-113页 |
·凝结汇(CS)与碰并汇(CoagS)的计算 | 第113-119页 |
·凝结汇的计算方法 | 第113-114页 |
·碰并汇的计算方法 | 第114-117页 |
·CS与CoagS数值水平及昼夜变化 | 第117-119页 |
·新颗粒物生成速率和增长速率的估算 | 第119-123页 |
·新颗粒物生成事件与颗粒物粒径增长个例分析 | 第123-127页 |
·新颗粒物生成事件个例 | 第123-125页 |
·颗粒物粒径增长事件个例 | 第125-127页 |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8-132页 |
·主要结论及意义 | 第128-130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47页 |
致谢 | 第147-148页 |
学术成果 | 第148-150页 |
已发表英文文章 | 第150-1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