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9页
    1.3 国内外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现状第9-16页
        1.3.1 国外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现状第9-12页
        1.3.2 国内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3 文献与研究内容的关系第15-16页
2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概述第16-21页
    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6-18页
        2.1.1 药品第16-17页
        2.1.2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第17-18页
    2.2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核心价值与制度基础第18-21页
3 国外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第21-27页
    3.1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第21-23页
        3.1.1 Hatch-Waxman法案的内容第21-23页
        3.1.2 Hatch-Waxman法案的意义第23页
    3.2 欧盟、日本的数据保护模式第23-26页
        3.2.1 欧盟的选择第24-25页
        3.2.2 日本的做法第25-26页
        3.2.3 数据保护模式评价第26页
    3.3 对我国制药产业保护制度的启示第26-27页
4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现状分析第27-33页
    4.1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发展现状第27-31页
        4.1.1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在中国已现端倪第27-28页
        4.1.2 中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8-31页
    4.2 我国与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比较分析第31页
    4.3 我国药品产业发展现状第31-33页
5 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设计第33-41页
    5.1 构建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必须立足我国国情第33-34页
    5.2 建立完备有效的药品专利信息数据库第34页
    5.3 建立“拟制侵权”制度第34-35页
    5.4 专利挑战相关程序规则第35-39页
        5.4.1 专利声明及处理第35-36页
        5.4.2 通知专利权人和/或上市许可人第36页
        5.4.3 被仿制药品的专利权人和/或上市许可人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第36-37页
        5.4.4 批准等待期第37-38页
        5.4.5 专利挑战成功的认定第38页
        5.4.6 建立仿制药上市激励机制—首仿药独占期第38页
        5.4.7 专利挑战程序中的通知与衔接第38-39页
    5.5 明确制度下各部门的职能及其变化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拥挤对消费者跨期选择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上市制药企业公司治理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社会责任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