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持股、研发投资与公司业绩--基于我国TMT行业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6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8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20-27页 |
2.1 公司治理 | 第20-21页 |
2.1.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页 |
2.2 创新增长理论 | 第21-22页 |
2.3 SCP分析框架 | 第22页 |
2.4 中介效应模型 | 第22-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27-35页 |
3.1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 第27-30页 |
3.1.1 影响积极 | 第27-28页 |
3.1.2 影响消极 | 第28-29页 |
3.1.3 影响无效 | 第29-30页 |
3.2 机构投资者对研发投入决策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 创新发展的作用 | 第31-32页 |
3.4 影响机制 | 第32-34页 |
3.5 文献评述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35-44页 |
4.1 假设的提出 | 第35-38页 |
4.1.1 机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假设 | 第35-36页 |
4.1.2 机构对研发投入影响的假设 | 第36-37页 |
4.1.3 其他辅助假设 | 第37-38页 |
4.2 样本和数据来源 | 第38页 |
4.3 变量定义和说明 | 第38-42页 |
4.3.1 自变量 | 第38-39页 |
4.3.2 因变量 | 第39页 |
4.3.3 控制变量 | 第39-42页 |
4.4 模型的建立 | 第42-43页 |
4.4.1 主要模型 | 第42页 |
4.4.2 辅助模型 | 第42-4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4-69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44-46页 |
5.2 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分析 | 第46-48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8-55页 |
5.3.1 机构投资者与公司业绩 | 第49-52页 |
5.3.2 机构投资者与研发投资 | 第52-55页 |
5.4 内生性处理 | 第55-60页 |
5.5 影响机制检验 | 第60-63页 |
5.6 稳健性检验 | 第63-68页 |
5.6.1 替换解释变量的分析 | 第63-64页 |
5.6.2 替换被解释变量的分析 | 第64-65页 |
5.6.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第65-6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69-74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建议 | 第70-72页 |
6.2.1 对于企业的建议 | 第70-71页 |
6.2.2 行业发展与政策制定 | 第71-72页 |
6.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