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0页 |
| ·手性化合物及其拆分方法 | 第11-13页 |
| ·研究手性化合物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 ·手性化合物的分离原理 | 第12页 |
| ·手性化合物的研究手段 | 第12-13页 |
| ·手性气相色谱法 | 第13-14页 |
| ·手性气相色谱法的分类 | 第13-14页 |
| ·气相色谱作为手性分离主要手段的优势 | 第14页 |
| ·手性固定相的分类 | 第14-15页 |
| ·分子模拟技术 | 第15-21页 |
| ·理论计算方法 | 第15-19页 |
| ·量子力学(QM) | 第15-18页 |
| ·分子力学(MM) | 第18页 |
| ·分子动力学(MD) | 第18-19页 |
| ·分子模型分类 | 第19-21页 |
| ·分子模拟软件 | 第21-22页 |
| ·环糊精 | 第22-29页 |
| ·环糊精的结构和性质 | 第22-25页 |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机制 | 第25-26页 |
| ·国内外有关环糊精类固定相拆分对映体的研究 | 第26-27页 |
| ·环糊精理论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 ·本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羧酸仲丁酯对映体在β-环糊精衍生物上的手性气相拆分及识机理研究 | 第30-46页 |
| ·前言 | 第30-31页 |
| ·仲丁醇(SEC-BUTANOL) | 第31-32页 |
| ·仲丁醇的性质及用途 | 第31页 |
| ·国内外关于气相色谱法分离光学醇异构体的研究 | 第31-32页 |
| ·实验部分 | 第32-33页 |
|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 ·羧酸仲丁酯的制备 | 第32-33页 |
| ·色谱条件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 ·溶质结构对光学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 第33-36页 |
| ·固定相的结构与性质对光学异构体分离的影响 | 第36页 |
| ·色谱条件对分离的影响 | 第36-40页 |
| ·对映体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三章 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乙酸仲丁酯对映异构体与全甲基Β-环糊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 第46-61页 |
| ·前言 | 第46-48页 |
| ·计算机模拟实验 | 第48-49页 |
| ·计算机与软件 | 第48页 |
| ·构型优化原理及过程 | 第48-49页 |
| ·模拟方法 | 第49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9-5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 ·PMBCD 结构优化 | 第50-52页 |
| ·(R/S)-BAA 与PMBCD 结合过程的模拟 | 第52-57页 |
| ·包结物能量和热力学参数比较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1页 |
| 第四章 PM3 方法研究乙酸仲丁酯对映异构体(R/A-BAA)与(2,3-二-O-甲基-6-O-叔丁基二甲基硅基)-β-环糊精(METBDMSβCD)的主客体相互作用 | 第61-73页 |
| ·引言 | 第61-63页 |
| ·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 第63-6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 ·MeTBDMSβCD 结构优化 | 第64-65页 |
| ·(R/S)-BAA 与MeTBDMSβCD 结合过程的模拟 | 第65-70页 |
| ·包结物能量和热力学参数比较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