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界定 | 第11-12页 |
1.1 网络理财产品的特点 | 第11页 |
1.2 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定义 | 第11-12页 |
2.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研究范式 | 第12-13页 |
2.1 选择任务 | 第12-13页 |
2.2 匹配任务 | 第13页 |
2.3 其他任务 | 第13页 |
3.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计算模型与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3.1 折扣效用模型 | 第13-14页 |
3.2 双曲线模型 | 第14-15页 |
3.3 冲动与自我控制理论 | 第15-16页 |
3.4 解释水平理论 | 第16-17页 |
4.孤独感和网络理财跨期选择 | 第17-18页 |
5.呈现方式和网络理财跨期选择 | 第18-20页 |
6.他人建议和网络理财跨期选择 | 第20-23页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 第23-26页 |
1.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 第23-24页 |
2.研究框架和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3.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第26-37页 |
1.实验一 孤独感和呈现方式对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影响 | 第26-31页 |
1.1 方法 | 第26页 |
1.2 实验设计 | 第26页 |
1.3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1.4 实验流程 | 第27-28页 |
1.5 实验数据录入和分析 | 第28页 |
1.6 结果及分析 | 第28-30页 |
1.7 讨论 | 第30-31页 |
2.实验二 孤独感、呈现方式和他人建议对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影响 | 第31-37页 |
2.1 方法 | 第31页 |
2.2 实验设计 | 第31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4 实验流程 | 第32页 |
2.5 结果及分析 | 第32-35页 |
2.6 讨论 | 第35-37页 |
第四部分 总讨论 | 第37-43页 |
1.孤独感和呈现方式对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影响 | 第37-39页 |
2.孤独感、呈现方式和他人建议对网络理财跨期选择的影响 | 第39-40页 |
3.本研究的意义 | 第40-41页 |
4.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发展趋势 | 第41页 |
5.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