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锂离子电池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锂离子电池介绍 | 第11-14页 |
1.2.1 锂离子电池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2-13页 |
1.2.3 锂离子电池组成 | 第13-14页 |
1.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3.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4 本文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4.1 本文立题依据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实验和测试技术 | 第22-25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22-24页 |
2.1.1 原材料试剂 | 第22-23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24页 |
2.2 材料表征测试方法 | 第24页 |
2.2.1 物相分析 | 第24页 |
2.2.2 微观结构和形貌分析 | 第24页 |
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2.3.1 恒流充放电测试 | 第24页 |
2.3.2 循环伏安测试(CV) | 第24页 |
2.3.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IS) | 第24-25页 |
第3章 泡沫状三维介孔氮掺杂碳组装二氧化钛纳米颗粒(P25)材料作为锂离子高性能负极材料 | 第25-39页 |
3.1 引言 | 第25-26页 |
3.2 泡沫状P25复合材料制备 | 第26-27页 |
3.2.1 材料合成 | 第26页 |
3.2.2 物相分析方法 | 第26页 |
3.2.3 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3 泡沫状P25物相表征 | 第27-32页 |
3.4 泡沫状P25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2-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超细TiO_2纳米晶锚定在氮掺杂非晶介孔中空碳纳米球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39-51页 |
4.1 引言 | 第39-40页 |
4.2 TiO_2@HCN材料制备 | 第40-41页 |
4.2.1 材料合成 | 第40页 |
4.2.2 物相分析方法 | 第40页 |
4.2.3 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40-41页 |
4.3 TiO_2@HCN材料物相表征 | 第41-44页 |
4.4 TiO_2@HCN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4-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Co_3O_4纳米晶组装介孔中空多面体纳米笼中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51-57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Co_3O_4 PCC材料制备 | 第51-52页 |
5.2.1 材料合成 | 第51-52页 |
5.2.2 物相分析方法 | 第52页 |
5.2.3 电化学分析方法 | 第52页 |
5.3 Co_3O_4 PCC物相表征 | 第52-54页 |
5.4 Co_3O_4 PCC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4-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