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负氧离子纺织品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负氧离子产生的机理 | 第12-13页 |
1.2.2 负氧离子纺织品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阻燃纺织品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5页 |
1.4.2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功能纤维物理性能测试及织物试制 | 第17-25页 |
2.1 纤维的形态结构研究 | 第17-18页 |
2.1.1 试验仪器 | 第17页 |
2.1.2 操作方法 | 第17页 |
2.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7-18页 |
2.2 功能纤维的性能研究 | 第18-20页 |
2.2.1 纤维细度与长度 | 第18页 |
2.2.2 纤维的回潮率测试 | 第18-19页 |
2.2.2.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18-19页 |
2.2.2.2 实验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19页 |
2.2.3 纤维强伸性测试 | 第19-20页 |
2.2.3.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19-20页 |
2.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0页 |
2.3 多功能织物的试制 | 第20-22页 |
2.4 织物的基本参数 | 第22-24页 |
2.4.1 织物的厚度测试 | 第22页 |
2.4.2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22页 |
2.4.3 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 第22页 |
2.4.4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多功能织物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25-34页 |
3.1 试样织物负氧离子功能测试 | 第25-28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3.1.2 测试方法 | 第25页 |
3.1.3 织物负氧离子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5-28页 |
3.2 试样织物阻燃性能测试 | 第28-32页 |
3.2.1 检测标准 | 第28-29页 |
3.2.2 实验仪器与操作 | 第29页 |
3.2.3 织物垂直燃烧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复合功能交织面料的基本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4-40页 |
4.1 试样织物拉伸断裂测试 | 第34-35页 |
4.1.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4页 |
4.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4.2 试样织物透气性测 | 第35-36页 |
4.2.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5页 |
4.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36页 |
4.3 试样织物透湿性测试 | 第36-37页 |
4.3.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6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37页 |
4.4 试样织物抗起毛起球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4.4.1 实验仪器与测试方法 | 第37-38页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3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阻燃与负氧离子复合功能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与开发 | 第40-55页 |
5.1 家纺织物的设计方法及理论 | 第40-41页 |
5.1.1 织物设计开发构思 | 第40页 |
5.1.2 织物图案构思和色彩基调选择 | 第40-41页 |
5.1.3 织物主题设计 | 第41页 |
5.2 “古色生香”家纺织物配套设计 | 第41-45页 |
5.2.1 主题构思及灵感来源 | 第41页 |
5.2.2 图案设计 | 第41-42页 |
5.2.3 织造工艺设计 | 第42-45页 |
5.3 “妙笔生花”家纺织物配套设计 | 第45-50页 |
5.3.1 主题构思及灵感来源 | 第45-46页 |
5.3.2 图案设计 | 第46页 |
5.3.3 织造工艺设计 | 第46-50页 |
5.4 “梅花三弄”家纺织物配套设计 | 第50-55页 |
5.4.1 主题构思及灵感来源 | 第50页 |
5.4.2 图案设计 | 第50-51页 |
5.4.3 织造工艺设计 | 第51-5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5-57页 |
6.1 总结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