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车车架有限元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1页 |
| 1.2 有限元分析的历史与现状 | 第11-14页 |
| 1.3 疲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14-17页 |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 第2章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1-31页 |
| 2.1 车架结构分析 | 第21-22页 |
| 2.2 车架三维模型参数 | 第22-24页 |
| 2.3 车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30页 |
| 2.3.1 模型的简化 | 第26-27页 |
| 2.3.2 连接的模拟 | 第27-28页 |
| 2.3.3 单元的选择 | 第28页 |
| 2.3.4 网格的划分 | 第28-3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牵引车车架静力分析 | 第31-43页 |
| 3.1 悬架的模拟 | 第32-34页 |
| 3.2 载荷的分配 | 第34-35页 |
| 3.3 多种工况下的静力分析 | 第35-42页 |
| 3.3.1 满载弯曲工况 | 第35-37页 |
| 3.3.2 满载扭转工况 | 第37-38页 |
| 3.3.3 满载转弯工况 | 第38-40页 |
| 3.3.4 满载制动工况 | 第40-41页 |
| 3.3.5 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牵引车车架模态分析 | 第43-49页 |
| 4.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43-44页 |
| 4.2 模态提取方法 | 第44-45页 |
| 4.3 车架自由模态分析 | 第45-4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车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49-67页 |
| 5.1 疲劳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5.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50-51页 |
| 5.3 时域名义应力法 | 第51-57页 |
| 5.3.1 材料S-N曲线 | 第51-52页 |
| 5.3.2 雨流计数法 | 第52-54页 |
| 5.3.3 影响疲劳的因素 | 第54-56页 |
| 5.3.4 零构件S-N曲线 | 第56页 |
| 5.3.5 时域多轴寿命估计 | 第56-57页 |
| 5.4 频域名义应力法 | 第57-65页 |
| 5.4.1 随机过程理论 | 第57-59页 |
| 5.4.2 功率谱估计 | 第59-60页 |
| 5.4.3 幅值分布模型 | 第60-64页 |
| 5.4.4 频域多轴寿命估计 | 第64-6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第6章 频域寿命预测分析 | 第67-83页 |
| 6.1 频域响应获取 | 第67页 |
| 6.2 带宽对寿命预测的影响 | 第67-70页 |
| 6.3 随机振动疲劳分析 | 第70-77页 |
| 6.4 车架频域寿命预测分析 | 第77-82页 |
| 6.4.1 时域信号的模拟 | 第77-78页 |
| 6.4.2 路面谱仿真 | 第78-80页 |
| 6.4.3 B级路况下的寿命计算 | 第80-82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 7.1 研究结论 | 第83页 |
| 7.2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 致谢 | 第91-93页 |
| 附录 | 第93页 |
| 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3页 |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