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Ⅱ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碱土金属(ⅡA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纳米硫酸钡制备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硫酸钡的理化性质第10页
        1.1.2 纳米硫酸钡的特点第10-11页
        1.1.3 纳米硫酸钡的应用及前景第11-12页
    1.2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研究第12-15页
        1.2.1 传统硫酸钡的制备第12-13页
        1.2.2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第13-15页
    1.3 撞击流微反应器第15-17页
        1.3.1 撞击流微反应器概述第15页
        1.3.2 液-液微反应器制备纳米颗粒的理论解释第15-16页
        1.3.3 微反应器的特点第16-17页
    1.4 粉体产品分散性和湿流体产品的稳定性的研究第17-20页
        1.4.1 纳米硫酸钡的团聚原因第17-18页
        1.4.2 纳米硫酸钡的解团聚方法第18-19页
        1.4.3 粉体产品的分散性研究第19-20页
        1.4.4 流体产品稳定性的研究第20页
    1.5 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第20-21页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撞击流反应器制备纳米硫酸钡的研究第22-36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页
        2.1.2 实验设备第22-23页
    2.2 纳米硫酸钡的制备第23-24页
        2.2.1 实验流程及其装置第23-24页
        2.2.2 具体实验步骤第24页
    2.3 表征方法第24-25页
        2.3.1 比表面测试仪(BET)第24-25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第2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5-32页
        2.4.1 撞击流反应器的放大影响第25-27页
        2.4.2 反应物浓度的影响第27-28页
        2.4.3 进料流速的影响第28-30页
        2.4.4 撞击角度的影响第30-31页
        2.4.5 年产量对比第31-32页
    2.5 湿状纳米BaSO4干燥方式的选择第32-35页
        2.5.1 静态加热干燥方法第32-33页
        2.5.2 静态冷冻干燥方法第33-34页
        2.5.3 动态喷雾干燥方法第34页
        2.5.4 动态共沸干燥方法第34-35页
    2.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3章 粉体产品的分散性研究第36-54页
    3.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36-38页
        3.1.1 实验试剂第36-37页
        3.1.2 实验设备第37-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页
    3.3 表征方法第38-39页
        3.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第38-39页
        3.3.2 热重分析仪(TG-DSC)第39页
        3.3.3 活化度第39页
        3.3.4 吸油值第39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3.4.1 改性剂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39-42页
        3.4.2 纳米硫酸钡粒径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2-43页
        3.4.3 转速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3-44页
        3.4.4 改性时间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4-45页
        3.4.5 改性剂用量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5页
        3.4.6 改性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3.4.7 悬浮液pH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第46-47页
    3.5 改性后纳米硫酸钡的表征第47-50页
        3.5.1 改性后纳米硫酸钡的扫描电镜照片第48页
        3.5.2 改性后纳米硫酸钡的红外光谱分析第48-49页
        3.5.3 改性后纳米硫酸钡的热重分析第49-50页
    3.6 改性机理的探讨第50-51页
    3.7 环氧树脂应用性能实验第51-53页
    3.8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4章 流体产品的稳定性研究第54-64页
    4.1 实验试剂与设备第54-56页
        4.1.1 实验试剂第54-55页
        4.1.2 实验设备第55-56页
    4.2 实验方法第56页
    4.3 表征方法第56页
        4.3.1 粒度分布分析第56页
        4.3.2 Zeta电位分析第56页
        4.3.3 沉降体积第56页
    4.4 流体产品的稳定性第56-61页
        4.4.1 不同液体介质的影响第56-58页
        4.4.2 不同pH的影响第58页
        4.4.3 不同分散剂的影响第58-60页
        4.4.4 不同分散剂用量的影响第60页
        4.4.5 不同超声时间的影响第60-61页
    4.5 纳米硫酸钡在水性涂料中的稳定性实验研究第61-62页
    4.6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含γ-氨基丁酸小米发芽糙米制备及其在粥品中的应用
下一篇:株洲A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