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酶论文

碱性淀粉酶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改造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淀粉与淀粉酶第13页
    1.2 淀粉酶的分类第13-14页
        1.2.1 α-淀粉酶第13-14页
        1.2.2 β-淀粉酶第14页
        1.2.3 葡糖淀粉酶第14页
    1.3 α-淀粉酶的特性第14-17页
        1.3.1 α-淀粉酶的理化性质第14-15页
        1.3.2 α-淀粉酶的一级结构特征第15-16页
        1.3.3 α-淀粉酶的三级结构特征第16页
        1.3.4 α-淀粉酶的催化机制第16-17页
    1.4 碱性α-淀粉酶第17-19页
        1.4.1 碱性α-淀粉酶的研究概述第17-18页
        1.4.2 碱性α-淀粉酶的工业应用第18-19页
            1.4.2.1 碱性α-淀粉酶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第18页
            1.4.2.2 碱性α-淀粉酶在洗涤添加剂中的应用第18页
            1.4.2.3 碱性α-淀粉酶在其他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第18-19页
    1.5 碱性α-淀粉酶的分子改造策略第19-20页
        1.5.1 定向进化第19页
        1.5.2 理性设计第19-20页
        1.5.3 计算机辅助设计第20页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20-21页
    1.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碱性淀粉酶的克隆及酶学性质分析第23-4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1 质粒与菌株第23页
            2.1.1.2 培养基、培养方法和抗生素使用浓度第23页
            2.1.1.3 PCR引物第23-24页
            2.1.1.4 酶和试剂第24页
            2.1.1.5 主要仪器第24页
            2.1.1.6 主要缓冲液第24-25页
        2.1.2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25-27页
            2.1.2.1 碱性淀粉酶产生菌株的筛选第25页
            2.1.2.2 细菌总DNA的提取第25页
            2.1.2.3 菌株鉴定和目的基因的获取第25-26页
            2.1.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页
            2.1.2.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26-27页
            2.1.2.6 重组克隆的验证第27页
            2.1.2.7 定点突变第27页
        2.1.3 蛋白质分析方法第27-30页
            2.1.3.1 Amy703的氨基酸序列比对与二级结构分析第27页
            2.1.3.2 Amy703的聚类分析第27-28页
            2.1.3.3 碱性α-淀粉酶酶活测定方法第28页
            2.1.3.4 碱性淀粉酶纯化条件与方法第28-29页
            2.1.3.5 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第29页
            2.1.3.6 SDS-PAGE检测第29页
            2.1.3.7 温度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29页
            2.1.3.8 pH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29页
            2.1.3.9 盐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29页
            2.1.3.10 底物特异性分析第29-30页
            2.1.3.11 动力学参数测定第30页
            2.1.3.12 圆二色谱分析第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39页
        2.2.1 碱性淀粉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鉴定第30-31页
        2.2.2 淀粉酶Amy703基因的获得与分析第31-32页
        2.2.3 Amy703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2-34页
            2.2.3.1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32页
            2.2.3.2 α-淀粉酶保守序列区域分析第32-34页
            2.2.3.3 Amy703的聚类分析第34页
        2.2.4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4-36页
        2.2.5 Amy703的异源表达及纯化第36页
        2.2.6 Amy703的酶学性质分析第36-39页
            2.2.6.1 温度对Amy703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36-37页
            2.2.6.2 pH对Amy703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37页
            2.2.6.3 金属离子对Amy70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2.2.6.4 Amy703的底物特异性第38-39页
            2.2.6.5 Amy703的动力学参数第39页
        2.2.7 定点突变和圆二色谱仪分析验证催化三联体第39页
    2.3 讨论第39-42页
第三章: 基于同源结构模拟的Amy703结构域改造第42-57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2-44页
        3.1.1 实验材料第42页
            3.1.1.1 菌株与质粒第42页
            3.1.1.2 培养基、培养方法和抗生素使用浓度第42页
            3.1.1.3 PCR引物第42页
            3.1.1.4 酶和试剂第42页
            3.1.1.5 主要仪器第42页
            3.1.1.6 主要缓冲液第42页
        3.1.2 分子生物学操作第42-43页
            3.1.2.1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第42页
            3.1.2.2 突变体的构建第42页
            3.1.2.3 重组克隆的验证第42-43页
        3.1.3 蛋白质分析第43-44页
            3.1.3.1 Amy703及其突变体的结构模拟与分析第43页
            3.1.3.2 碱性α-淀粉酶酶活测定方法第43页
            3.1.3.3 碱性淀粉酶纯化条件与方法第43页
            3.1.3.4 SDS-PAGE检测第43页
            3.1.3.5 温度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43页
            3.1.3.6 pH对酶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43页
            3.1.3.7 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第43页
            3.1.3.8 底物特异性分析第43页
            3.1.3.9 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3-4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44-53页
        3.2.1 Amy703的同源结构模拟第44页
        3.2.2 Amy703的结构域改造第44-45页
        3.2.3 突变体的表达和纯化第45-46页
        3.2.4 突变体的比酶活分析第46页
        3.2.5 温度对N-Amy703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46-47页
        3.2.6 pH对Amy703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第47-48页
        3.2.7 金属离子对N-Amy703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3.2.8 N-Amy703的底物特异性第49页
        3.2.9 N-Amy703的动力学参数第49页
        3.2.10 N端结构域序列分析第49-50页
        3.2.11 Amy703与N-Amy703的底物结合实验第50页
        3.2.12 N-Amy703的同源结构模拟与分析第50-53页
            3.2.12.1 N-Amy703的同源结构模拟第50-51页
            3.2.12.2 蛋白质结构分析第51-53页
    3.3 讨论第53-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5-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腹果蝇防御素基因功能的改造及CG13422、Dro、Dpt以及Mtk的抗性研究
下一篇:矿区苎麻根际细菌多样性分析及抗重金属细菌的分离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