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厂论文--生产安全技术论文

化工园区风险场及安全容量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5-33页
    1.1 研究背景第15-25页
        1.1.1 化学工业园发展概况第15-21页
        1.1.2 化工园区存在的安全问题第21-25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25-26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26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6-30页
        1.3.1 化工园区三维风险场概述第26-27页
        1.3.2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概述第27-28页
        1.3.3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概述第28-30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0-33页
        1.4.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1.4.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第31-33页
第2章 化工园区风险及脆弱性分析第33-47页
    2.1 风险及脆弱性相关理论第33-38页
        2.1.1 化工园区风险概述第33-37页
        2.1.2 脆弱性概述第37页
        2.1.3 风险分析和脆弱性分析的联系第37-38页
    2.2 化工园区事故特征与风险分析第38-42页
        2.2.1 化工园区主要危害第38-39页
        2.2.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第39-41页
        2.2.3 化工工艺和设备的危险性第41-42页
    2.3 化工园区脆弱性分析第42-46页
        2.3.1 人员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2-44页
        2.3.2 设施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44-45页
        2.3.3 化工园区环境脆弱性分析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空间风险场及多米诺效应研究第47-65页
    3.1 空间风险场概述第47-48页
        3.1.1 风险场定义第47页
        3.1.2 风险场相关概念第47-48页
    3.2 化工园区风险场评价模型第48-54页
    3.3 风险强度场及其叠加第54-56页
        3.3.1 风险强度场第54-55页
        3.3.2 风险强度场的叠加第55-56页
    3.4 风险场的多米诺效应第56-61页
        3.4.1 多米诺效应概述第56-58页
        3.4.2 多米诺效应的风险分析第58-61页
    3.5 基于网格矩阵的风险场叠加研究第61-64页
        3.5.1 区域网格化及风险场等值面生成第61-63页
        3.5.2 风险场叠加评估模型第63-64页
    3.6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4章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研究第65-77页
    4.1 化工园区安全功能区第65-68页
        4.1.1 安全功能区的划分第65-67页
        4.1.2 安全功能区可接受风险标准第67-68页
    4.2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概述第68-70页
        4.2.1 风险安全容量第68-70页
        4.2.2 剩余安全容量第70页
    4.3 基于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风险评价模型第70-73页
        4.3.1 基于安全容量的风险评价模型第70-71页
        4.3.2 基于安全容量的安全指数第71-72页
        4.3.3 基于安全容量的安全指数说明第72-73页
    4.4 基于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动态分级第73-75页
        4.4.1 基于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动态分级流程第73-74页
        4.4.2 基于三维风险指标的动态分级方法第74-75页
    4.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化工园区风险管理与脆弱性研究第77-95页
    5.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第77-78页
    5.2 构建化工园区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第78-81页
        5.2.1 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第78-79页
        5.2.2 风险管理指数指标分析第79-81页
    5.3 构建化工园区脆弱性指数指标体系第81-85页
        5.3.1 脆弱性指数指标体系第81-82页
        5.3.2 脆弱性指数指标的选取和分析第82-85页
    5.4 指标体系权重和特征值量化处理第85-94页
        5.4.1 指标体系的权重处理第85-87页
        5.4.2 指标特征值量化方法第87-89页
        5.4.3 基于模糊模式识别的指数评估方法第89-94页
    5.5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6章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研究第95-103页
    6.1 安全规划的任务和原则第95-97页
        6.1.1 安全规划的主要任务第95-96页
        6.1.2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的原则第96-97页
    6.2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的技术方法和主要内容第97-100页
        6.2.1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的技术方法第97-98页
        6.2.2 化工园区安全规划的主要内容第98-100页
    6.3 化工园区的安全准入程序第100-102页
        6.3.1 安全准入的判定原则第100-101页
        6.3.2 安全准入的判定程序第101-102页
    6.4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7章 实例应用第103-124页
    7.1 沈阳化学工业园区概况第103-107页
        7.1.1 沈阳化学工业园第103-105页
        7.1.2 现有园区规划布局第105-107页
    7.2 园区危险源辨识与分析第107-118页
        7.2.1 危险化学品分布第107-114页
        7.2.2 化学工业园风险分析第114-118页
    7.3 园区个人风险计算第118-120页
    7.4 园区安全指数的计算第120-121页
        7.4.1 园区的风险管理指数第120页
        7.4.2 园区的脆弱性指数第120-121页
    7.5 园区安全容量的计算第121-123页
        7.5.1 区域的风险安全容量第121-122页
        7.5.2 园区的剩余安全容量及分级第122-123页
    7.6 结论及建议第123-124页
第8章 结论第124-127页
    8.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4-125页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25-126页
    8.3 不足与展望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36-137页
作者简介第137页

论文共1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客户关系、业绩波动与成本粘性
下一篇:董事会特征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A股2010-2016年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