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蜀王府苑囿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6页 |
一、我国历史时期动物考古研究综述 | 第16-30页 |
二、选题背景 | 第30-32页 |
三、选题意义 | 第32-33页 |
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3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33-35页 |
六、创新点与不足 | 第35-36页 |
第二章 动物遗存概况 | 第36-51页 |
第一节 C4出土动物遗存 | 第36-46页 |
第二节 G4出土动物遗存 | 第46-51页 |
第三章 数量统计 | 第51-59页 |
第一节 C4出土动物遗存 | 第51-55页 |
第二节 G4出土动物遗存 | 第55-58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8-59页 |
第四章 动物利用情况分析 | 第59-85页 |
第一节 骨骼表面的人工痕迹 | 第59-66页 |
一、宰杀肢解痕迹——砍痕 | 第59-63页 |
二、取肉的痕迹——切割痕 | 第63-66页 |
第二节 骨骼保存部位 | 第66-71页 |
一、哺乳动物 | 第66-68页 |
二、鸟类动物 | 第68-71页 |
第三节 动物死亡年龄 | 第71-74页 |
一、哺乳动物 | 第71-72页 |
二、鸟类动物 | 第72-74页 |
第四节 骨骼病理现象 | 第74-77页 |
一、哺乳动物 | 第74页 |
二、鸟类动物 | 第74-77页 |
第五节 家禽体型与性别 | 第77-84页 |
一、家鸡的体型与性别 | 第77-80页 |
二、家鸭、家鹅的体型与性别 | 第80-84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相关问题的初步探讨 | 第85-92页 |
第一节 蜀王府苑囿水池中出现大量动物遗存的原因 | 第85-88页 |
第二节 与永顺老司城遗址的对比 | 第88-92页 |
一、动物群构成 | 第88-89页 |
二、死亡年龄结构 | 第89-90页 |
三、人工痕迹 | 第90页 |
四、病理现象 | 第90-91页 |
五、出土背景 | 第91-92页 |
第六章 小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图版 | 第94-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