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故障轨边图像检测系统(TLDS)的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1.2 国际机车检修现状 | 第8-9页 |
1.3 国内机车检修现状 | 第9-10页 |
1.3.1 国内机车现有检修状态 | 第9页 |
1.3.2 我国机检修现有检修状态的缺陷 | 第9-10页 |
1.4 TLDS对现有机车检修方式的作用 | 第10页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第2章 TLDS系统的搭建 | 第12-34页 |
2.1 轨边基础设计 | 第12-14页 |
2.1.1 轨边基础施工设计 | 第12-13页 |
2.1.2 轨边箱体设计 | 第13-14页 |
2.1.3 相机保护装置的设计 | 第14页 |
2.2 相机镜头的选择 | 第14-16页 |
2.3 线阵相机补偿光源的选择 | 第16-19页 |
2.3.1 激光特性 | 第16-17页 |
2.3.2 激光模块的选择 | 第17页 |
2.3.3 棱镜的利用 | 第17-18页 |
2.3.4 滤光片的应用 | 第18-19页 |
2.3.5 808 nm带通滤光片优点 | 第19页 |
2.4 成像装置的调整 | 第19-21页 |
2.5 轨边机房设备 | 第21-26页 |
2.5.1 车辆信息采集计算机 | 第22-24页 |
2.5.2 图像采集计算机 | 第24页 |
2.5.3 控制箱 | 第24-25页 |
2.5.4 设备信号处理箱 | 第25-26页 |
2.5.5 KVM显示器 | 第26页 |
2.6 列检中心设备 | 第26-33页 |
2.6.1 列检平台主要功能模块 | 第26-27页 |
2.6.2 平台的操作流程 | 第27页 |
2.6.3 平台基本功能及操作 | 第27-3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机车图像的采集和传输 | 第34-38页 |
3.1 图像的采集 | 第34-35页 |
3.1.1 线阵图像的采集 | 第34-35页 |
3.1.2 3D相机的图像采集 | 第35页 |
3.1.3 车号面阵相机的图像采集 | 第35页 |
3.2 图像的传输 | 第35-36页 |
3.2.1 线阵相机的图像传输 | 第35页 |
3.2.2 3D相机的图像传输 | 第35-36页 |
3.2.3 车号相机的图像传输 | 第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4章 3D相机的标定 | 第38-50页 |
4.1 结构光三维视觉技术应用 | 第38-39页 |
4.2 3D相机的标定 | 第39-48页 |
4.2.1 3D相机标定的定义 | 第39页 |
4.2.2 相机标定的意义 | 第39页 |
4.2.3 相机标定的原理 | 第39-45页 |
4.2.4 TLDS系统3D相机相机标定过程 | 第45-47页 |
4.2.5 3D相机内参标定 | 第47-48页 |
4.2.6 3D相机内参标定及去畸变 | 第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TLDS中图像识别技术的设计 | 第50-58页 |
5.1 车号图像的自动识别 | 第50页 |
5.2 二维图像的自动识别 | 第50-51页 |
5.3 3D图像的识别 | 第51-56页 |
5.3.1 结构光3D测量原理 | 第52-53页 |
5.3.2 结构光计算 | 第53-54页 |
5.3.3 3D图像识别的三大模块 | 第54-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