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基于多源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估算研究--以江苏省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例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0-18页
     ·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研究概述第10-12页
     ·森林生物量的主要研究方法第12-18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18-22页
   ·研究区概况第18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2页
     ·数据收集第18页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22页
       ·区域(省级)尺度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估算方法第18-20页
       ·县级尺度森林生物量及生产力的估算方法研究第20页
       ·基于遥感信息和森林二类调查数据相结合的遥感估算模型第20-22页
第三章 基于森林连清数据的江苏省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动态分析第22-36页
   ·江苏森林的主要特征第22-29页
     ·森林资源数量第22-24页
     ·森林资源质量第24-26页
     ·江苏森林资源区域分布第26-29页
   ·江苏省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森林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第29-31页
     ·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1页
     ·不同龄组森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1-32页
     ·各市区森林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第32-33页
     ·各地市森林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3-35页
       ·空间自相关概述第33页
       ·空间自相关的几个统计量第33-34页
       ·江苏省森林生物量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第34-35页
   ·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基于森林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生物量估算分析第36-41页
   ·新浦区自然地理条件第36-37页
   ·结果与分析第37-39页
     ·新浦区地上部分森林林分各优势树种组森林生物量分析第37-38页
     ·新浦区各郁闭度等级地上部分森林生物量分析第38页
     ·新浦区各龄组地上部分森林生物量分析第38-39页
     ·新浦区乔木林各土壤厚等级地上部分森林生物量分析第39页
     ·新浦区乔木林各树种结构地上部分森林生物量分析第39页
   ·小结第39-41页
第五章 基于遥感数据的森林生物量相关性分析及估算模型建立第41-49页
   ·概述第41页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第41-44页
     ·遥感影像选择第41-42页
     ·遥感影像预处理第42-43页
       ·几何精校正和图像配准第42页
       ·试验区影像特征分析第42-43页
       ·试验区影像最佳波段选择第43页
     ·几种融合方法介绍第43-44页
   ·基于ARCGIS 的遥感数据及其派生数据的提取第44页
     ·波段数据及波段比值数据第44页
     ·植被指数第44页
   ·森林生物量数据第44页
   ·阔叶林森林生物量与遥感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4-46页
     ·阔叶林森林生物量与遥感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遥感派生数据与阔叶林分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5-46页
   ·阔叶林按郁闭度分组的森林生物量与遥感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6页
   ·针叶林的森林生物量与遥感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第46-47页
   ·森林生物量的多元回归模型第47-48页
     ·阔叶林的森林生物量多元回归遥感估算模型第47-48页
     ·针叶林的森林生物量多元回归遥感估算模型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49-51页
   ·结论第49-50页
   ·讨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详细摘要第54-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银—鹅复合系统下鹅毛竹结构和生态功能研究
下一篇:马尾松遗传连锁图谱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