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特种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论文--防护工程论文

外墙保温对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的影响及节能经济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能源的严峻形势第9页
        1.1.2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倡导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第10页
        1.2.2 外墙保温对建筑节能及经济性的影响第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1 国外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2 国内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研究方法第15页
    1.6 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我国的气候分区特征及建筑能耗特点第16-25页
    2.1 各个气候分区简介第17-19页
        2.1.1 严寒地区的气候特征第17页
        2.1.2 严寒地区的建筑能耗特点第17-18页
        2.1.3 严寒地区的建筑节能第18-19页
    2.2 寒冷地区第19-20页
        2.2.1 寒冷地区的气候第19页
        2.2.2 寒冷地区的建筑能耗特点第19页
        2.2.3 寒冷地区的建筑节能第19-20页
    2.3 夏热冬冷地区第20-21页
        2.3.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第20页
        2.3.2 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能耗特点第20-21页
        2.3.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第21页
    2.4 温和地区第21-23页
        2.4.1 温和地区的气候第21-22页
        2.4.2 温和地区建筑能耗特点第22页
        2.4.3 温和地区建筑节能第22-23页
    2.5 夏热冬暖地区第23-24页
        2.5.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第23页
        2.5.2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能耗特征第23页
        2.5.3 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第23-24页
    2.6 各个气候区域外墙传热系数具体要求第24-25页
    2.7 本章小结第25页
第3章 墙体保温体系的优缺点探讨及浅析第25-32页
    3.1 外墙内保温体系第25-27页
    3.2 外墙夹芯保温体系第27-28页
    3.3 外墙内外混合保温体系第28页
    3.4 外墙外保温体系第28-30页
    3.5 外墙自保温体系第30页
    3.6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4章 夏热冬冷地区(武汉市为例)办公建筑外墙保温优化设计第32-46页
    4.1 模型选址及基本设定第32-36页
        4.1.1 模型建立第32-33页
        4.1.2 房间基本参数设定第33-34页
        4.1.3 空调系统选定及作息时间设定第34-35页
        4.1.4 空调用能模式第35-36页
        4.1.5 房间通风第36页
    4.2 能耗模拟及分析第36-40页
        4.2.1 建筑外墙传热原理及传热方程式第36-39页
        4.2.2 外墙传热系数与保温层厚度的关系第39-40页
    4.3 能耗模拟及数据结果第40-41页
    4.4 不同保温层厚度能耗结果分析第41-43页
    4.5 不同间歇运行模式能耗结果分析第43-44页
    4.6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外保温节能效果分析第44-45页
    4.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外保温经济效益分析及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第46-54页
    5.1 全生命周期成本公式第46-47页
    5.2 经济厚度计算公式第47-48页
    5.3 经济回收期的计算公式第48页
    5.4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5.5 墙体外保温对人体热舒适性PMV的研究第50-53页
    5.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7页
    6.1 结论第54-55页
    6.2 研究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致谢第64-65页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接受美学视域下译者主体性研究--以《荆棘鸟》两译本为例
下一篇:中国风格动画的角色性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