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战略网络:跨越局外人劣势、嵌入成本及其创业导向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6页
        1.1.2 研究目的第16页
    1.2 研究框架和内容第16-18页
        1.2.1 研究逻辑第16页
        1.2.2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2.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第20-22页
第2章 概念、方法与文献综述第22-36页
    2.1 核心理论与概念第22-30页
        2.1.1 战略网络第22-23页
        2.1.2 中心性第23-26页
        2.1.3 小集团与小集团交叠第26-27页
        2.1.4 同质性与异质性第27-28页
        2.1.5 强联结与弱联结第28-29页
        2.1.6 结构洞第29-30页
    2.2 企业战略网络的相关研究第30-34页
        2.2.1 主要研究领域第30-31页
        2.2.2 基于组织层面的研究第31-32页
        2.2.3 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第32-34页
    2.3 本章小结与评述第34-36页
第3章 企业战略网络:跨越局外人劣势第36-64页
    3.1 引言第36-38页
    3.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8-48页
        3.2.1 商务网络观与局外人劣势第38-40页
        3.2.2 网络位置和局内人利益第40-42页
        3.2.3 文化摩擦与文化紧密宽松程度第42-44页
        3.2.4 社会地位和文化摩擦第44-46页
        3.2.5 他国并购经验与文化摩擦第46-47页
        3.2.6 交易价值与文化摩擦第47-48页
    3.3 实证分析第48-53页
        3.3.1 模型选择第48-49页
        3.3.2 数据来源第49页
        3.3.3 因变量:是否处于核心位置第49-52页
        3.3.4 自变量、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第52-53页
    3.4 实证结果第53-62页
        3.4.1 描述性统计结果第53-56页
        3.4.2 回归结果第56-57页
        3.4.3 稳健性检验第57-62页
    3.5 本章小结与评述第62-64页
第4章 企业战略网络:基于生产效率及投入成本的考察第64-102页
    4.1 引言第64-66页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66-69页
        4.2.1 企业网络嵌入的资源诅咒逻辑第66-68页
        4.2.2 网络嵌入促进生产率的逻辑第68-69页
    4.3 研究设计第69-75页
        4.3.1 研究方法的选择第69-71页
        4.3.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71页
        4.3.3 变量与研究模型第71-75页
    4.4 实证分析第75-86页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75-77页
        4.4.2 回归分析第77-78页
        4.4.3 稳健性检验第78-86页
    4.5 进一步分析:网络嵌入诅咒的机制考察第86-99页
        4.5.1 企业网络嵌入强化了过度投资对生产率的负面作用第86-87页
        4.5.2 维系过度的网络嵌入付出了超额的成本费用第87页
        4.5.3 企业网络资源挤出了创新投入第87-99页
    4.6 本章小结与评述第99-102页
第5章 企业战略网络:信息优势与企业创业导向第102-120页
    5.1 引言第102-103页
    5.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103-108页
    5.3 研究设计第108-111页
        5.3.1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第108页
        5.3.2 模型设计第108-109页
        5.3.3 变量测度第109-111页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111-118页
        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第111页
        5.4.2 回归结果及假设验证第111-113页
        5.4.3 稳健性检验第113-118页
    5.5 本章小结与评述第118-120页
第6章 结论与讨论第120-128页
    6.1 主要研究结论第120-121页
    6.2 理论意义第121-123页
    6.3 实践意义第123-125页
    6.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第125-128页
参考文献第128-141页
致谢第141-142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42-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软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研究
下一篇:跨国公司海外投资、利润转移与跨境避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