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研究栓皮栎栲胶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1.2 研究栓皮栎栲胶面临的问题 | 第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栎属植物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栓皮栎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2.3 栲胶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2.4 生态因子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 第16-18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 第22-27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2.1.1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 第22页 |
2.1.2 土壤条件和林下植被 | 第22-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2.2.1 样品采集方法 | 第23-24页 |
2.2.2 土样采集方法 | 第24页 |
2.2.3 栓皮栎栲胶的测定 | 第24-25页 |
2.2.4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5-26页 |
2.2.5 气象因子调查 | 第26页 |
2.3 数据处理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栓皮栎橡碗栲胶提取技术优化 | 第27-3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7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7-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1页 |
3.2.1 栓皮栎橡碗栲胶提取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 第29-30页 |
3.2.2 栓皮栎橡碗单宁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 | 第30-31页 |
3.3 讨论 | 第31-32页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四种类型栓皮栎栲胶含量 | 第33-3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5页 |
4.2.1 四种类型栓皮栎单宁含量差异 | 第34页 |
4.2.2 栓皮栎不同器官单宁含量差异 | 第34-35页 |
4.3 讨论 | 第35-36页 |
4.3.1 四种类型栓皮栎优良性 | 第35页 |
4.3.2 栓皮栎不同器官单宁含量 | 第35-36页 |
4.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不同径级栓皮栎不同器官栲胶含量差异变化 | 第37-4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3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5.2.1 栓皮栎不同径级植株中单宁含量的比较 | 第37-39页 |
5.2.2 栓皮栎不同器官单宁含量与树体生长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5.3 讨论 | 第40-41页 |
5.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六章 不同区域栓皮栎栲胶含量差异 | 第42-52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6.1.2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6.2.1 不同分布区栓皮栎各器官单宁含量 | 第43页 |
6.2.2 不同分布区生态因子 | 第43-47页 |
6.2.3 生态因子与栓皮栎单宁含量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 | 第47-49页 |
6.3 讨论 | 第49-51页 |
6.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6.3.2 生态因子与栓皮栎单宁含量灰色关联分析 | 第50页 |
6.3.3 不同分布区栓皮栎单宁品质 | 第50-51页 |
6.4 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7.2 建议 | 第53页 |
7.3 创新点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