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烧结制备多孔镍基合金及烧结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图表清单 | 第10-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多孔材料 | 第12-17页 |
| ·多孔材料概述 | 第12-14页 |
| ·多孔金属材料 | 第14-17页 |
| ·激光烧结快速成形技术 | 第17-20页 |
| ·快速成形技术 | 第17-18页 |
| ·SLS 概念 | 第18-19页 |
| ·SLS 的发展及研究状况 | 第19-20页 |
| ·原位合成技术 | 第20-21页 |
|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20页 |
| ·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 第20-21页 |
| ·合金的自熔性及烧结性能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 ·课题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2-23页 |
| ·课题创新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4-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 ·粉末的配制 | 第25-26页 |
| ·混粉 | 第26-27页 |
| ·烧结方式 | 第27页 |
| ·激光烧结成形 | 第27-29页 |
| ·分析测试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氢化钛作为造孔剂的激光烧结实验 | 第31-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压坯制备 | 第31页 |
| ·激光参数及表征 | 第3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7页 |
| ·物相分析 | 第31-33页 |
| ·显微组织结构 | 第33-35页 |
| ·孔的成形机制 | 第35-36页 |
| ·物相的形成 | 第36-37页 |
| ·硬度测试 | 第37-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添加氢化钛和石墨的激光烧结实验 | 第39-54页 |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 ·制粉、压片 | 第39-40页 |
| ·工艺参数及表征 | 第40页 |
| ·压片烧结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8页 |
| ·物相分析 | 第40-41页 |
| ·表面形貌 | 第41-42页 |
| ·截面形貌 | 第42页 |
| ·成形机制 | 第42-47页 |
| ·硬度测试 | 第47-48页 |
| ·多孔形态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 第48页 |
| ·铺粉烧结实验结果 | 第48-52页 |
| ·孔结构形态 | 第48-49页 |
| ·孔结构分析 | 第49-52页 |
| ·制备方法比较 | 第52-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五章 无机盐作为造孔剂的激光烧结实验 | 第54-71页 |
| ·实验材料 | 第54页 |
| ·实验设备 | 第54页 |
| ·制粉、压片 | 第54-55页 |
| ·工艺参数及表征 | 第55页 |
| ·压片烧结实验结果 | 第55-69页 |
| ·物相分析 | 第55-56页 |
| ·表面形貌 | 第56-58页 |
| ·内部孔形态 | 第58-60页 |
| ·成形机制 | 第60-66页 |
| ·表面孔形态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 第66-67页 |
| ·硬度测试 | 第67页 |
| ·压片烧结实验对比 | 第67-69页 |
| ·铺粉烧结实验结果 | 第69-70页 |
| ·制备方法比较 | 第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完成的学术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