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基于气象观测的气溶胶吸湿增长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大气气溶胶概述第10页
    1.2 气溶胶吸湿增长概念第10-11页
    1.3 气溶胶吸湿增长观测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本文研究创新第13-14页
    1.6 论文组织与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吸湿增长特性研究方法及数据第16-23页
    2.1 近地面气溶胶吸湿增长计算第16-17页
    2.2 分类方法第17-19页
        2.2.1 后向轨迹模型及其聚类分析第18页
        2.2.2 模式组分聚类第18-19页
    2.3 颗粒物估算应用第19-21页
    2.4 研究数据第21-23页
        2.4.1 气象数据第21页
        2.4.2 颗粒物质量浓度数据第21-22页
        2.4.3 模式数据及葵花AOD数据第22-23页
第三章 吸湿增长特性研究第23-46页
    3.1 浙江省吸湿增长特性研究第23-34页
        3.1.1 浙江省数据与背景介绍第23-26页
        3.1.2 数据预处理第26-27页
        3.1.3 拟合Eext(RH)第27-29页
        3.1.4 吸湿增长因子f(RH)第29-30页
        3.1.5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第30-32页
        3.1.6 模式的聚类分析第32-33页
        3.1.7 浙江数据分析小结第33-34页
    3.2 河北省吸湿增长特性研究第34-44页
        3.2.1 河北省数据与背景介绍第34-37页
        3.2.2 数据预处理第37-38页
        3.2.3 拟合E_(ext)(RH)第38-40页
        3.2.4 吸湿增长因子f(RH)第40-41页
        3.2.5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第41-43页
        3.2.6 河北数据分析小结第43-44页
    3.3 与国内已有研究结果的对比第44-46页
第四章 吸湿特性应用第46-53页
    4.1 应用背景第46页
    4.2 浙江省近地面消光的湿度订正第46-48页
    4.3 河北省卫星估算颗粒物第48-53页
        4.3.1 研究数据第48-49页
        4.3.2 物理订正效果第49-50页
        4.3.3 颗粒物估算效果第50-53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6页
    5.1 结论第53-54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华北典型城市细颗粒物成分观测与消光特性研究
下一篇:西辽河平原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