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5-25页 |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7页 |
2.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7-20页 |
2.1 多普勒超声评估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2.2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评估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3.血液生化标志 | 第20-22页 |
4.抗病毒治疗与门脉压力变化之间关系 | 第22-23页 |
5.课题假说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一部分 肝血流超声参数、vWF-Ag和sCD163对肝硬化的高风险食管曲张静脉及出血、预后的评估价值 | 第25-67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25-35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5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25-35页 |
2.结果 | 第35-52页 |
2.1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评估HEVs价值 | 第35-43页 |
2.2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评估HEVs首次出血的价值 | 第43-47页 |
2.3 肝血流超声参数及vWF-Ag,sCD163与肝硬化预后的关系 | 第47-52页 |
3.讨论 | 第52-58页 |
4.结论 | 第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7页 |
第二部分 抗病毒治疗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vWF-Ag、sCD163和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第67-84页 |
1.材料与方法 | 第67-7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67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67-68页 |
1.3 肝脏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 | 第68页 |
1.4 外周血vWF-Ag和sCD163的测定 | 第68-70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70页 |
2.结果 | 第70-78页 |
2.1 一般资料 | 第70-72页 |
2.2 抗病毒治疗对于血清学标志物的影响 | 第72-73页 |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生化检查指标比较 | 第73-74页 |
2.4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第74-75页 |
2.5 抗病毒治疗对于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肝血流超声参数、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的影响 | 第75-76页 |
2.6 抗病毒治疗对于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肝血流超声参数、外周血vWF-Ag和sCD163水平的影响 | 第76-78页 |
2.7 抗病毒治疗对于食管静脉曲张进展的影响 | 第78页 |
2.8 抗病毒药物的安全性 | 第78页 |
3.讨论 | 第78-81页 |
4.结论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附录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综述 | 第86-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