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1.4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论文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2.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发展 | 第17-18页 |
2.1.1 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17页 |
2.1.2 项目管理的发展 | 第17-18页 |
2.2 项目管理的内容 | 第18-19页 |
2.3 项目进度计划 | 第19-22页 |
2.3.1 项目进度计划概述 | 第19-20页 |
2.3.2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 | 第20-21页 |
2.3.3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技术 | 第21页 |
2.3.4 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工具 | 第21-22页 |
2.4 项目进度控制 | 第22-27页 |
2.4.1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 | 第22-24页 |
2.4.2 项目进度控制方法和措施 | 第24-26页 |
2.4.3 项目进度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Y公司汽车零部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7-44页 |
3.1 Y公司简介 | 第27-28页 |
3.2 零部件开发项目介绍 | 第28-29页 |
3.3 零部件开发项目管理现状 | 第29-33页 |
3.3.1 项目假设阶段管理现状 | 第29-30页 |
3.3.2 项目获取阶段管理现状 | 第30-31页 |
3.3.3 项目设计和验证阶段管理现状 | 第31-33页 |
3.4 零部件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7页 |
3.4.1 工装模具制造与调试时间长 | 第33-34页 |
3.4.2 实验存在失败风险并影响进度 | 第34-36页 |
3.4.3 客户零件认可工作时间长 | 第36页 |
3.4.4 量产准备周期长 | 第36-37页 |
3.5 零部件开发项目主要问题原因分析 | 第37-44页 |
3.5.1 工装模具制造能力和调试能力有待提高 | 第38-40页 |
3.5.2 实验风险控制能力较差 | 第40-41页 |
3.5.3 客户认可工作的流程进度固化且标准不清晰 | 第41-42页 |
3.5.4 培训开始时间不合理且培训方式落后 | 第42-44页 |
第4章 Y公司汽车零部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改进方案设计 | 第44-62页 |
4.1 项目进度管理改进目标 | 第44-45页 |
4.2 工装模具制造时间优化方案设计 | 第45-49页 |
4.2.1 提高工装模具制造知识 | 第45-46页 |
4.2.2 参与供应商工作计划的制定 | 第46-47页 |
4.2.3 建立供应商资源储备机制并扩大可选择供应商范围 | 第47页 |
4.2.4 建立行之有效的供应商考核机制 | 第47-48页 |
4.2.5 充分寻求外部支援 | 第48-49页 |
4.3 工装模具到厂后优化调试方案设计 | 第49-51页 |
4.3.1 制造技术部和工装设备供应以及工厂运营负责人共同进行调试 | 第49-50页 |
4.3.2 建立调试能力提升计划并提高自身水平 | 第50页 |
4.3.3 协调调试保证满足调试工作 | 第50-51页 |
4.4 实验风险管控能力提高方案设计 | 第51-55页 |
4.4.1 制定项目开发人员能力评估标准及项目人员选用标准 | 第51-52页 |
4.4.2 增加数据、图纸评审流程 | 第52-53页 |
4.4.3 使用实验模拟软件对数据进行实验模拟 | 第53页 |
4.4.4 提前进行实物实验验证 | 第53-55页 |
4.5 客户认可工作改进方案设计 | 第55-59页 |
4.5.1 客户根据样件递交计划制定实验计划 | 第55-57页 |
4.5.2 与客户商议分批次进行零件认可 | 第57页 |
4.5.3 与客户共同制定合理的检验标准 | 第57-58页 |
4.5.4 细化手工制造零件的评审标准 | 第58-59页 |
4.6 培训启动时间、培训方法改进方案设计 | 第59-62页 |
4.6.1 提前启动培训工作 | 第59页 |
4.6.2 分批次培训生产线班组 | 第59-60页 |
4.6.3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培训 | 第60页 |
4.6.4 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双重考核并细化考核标准 | 第60-62页 |
第5章 改进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 第62-66页 |
5.1 实施计划 | 第62-63页 |
5.1.1 改进方案准备周期控制 | 第62页 |
5.1.2 改进方案实施进度控制 | 第62-63页 |
5.2 方案实施保障 | 第63页 |
5.3 效益分析 | 第63-66页 |
5.3.1 压缩工装模具进度 | 第64页 |
5.3.2 减少工装模具调试时间 | 第64页 |
5.3.3 降低实验所需时间 | 第64页 |
5.3.4 缩短客户认可工作周期 | 第64页 |
5.3.5 节约培训时间 | 第64-66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7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