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一、增设从业禁止的必要性 | 第16-19页 |
(一)优化刑罚结构 | 第16-17页 |
(二)控制行政权扩张 | 第17-18页 |
(三)打击职业犯罪 | 第18-19页 |
二、从业禁止的性质 | 第19-24页 |
(一)从业禁止与禁止令、前科制度的厘清 | 第19-20页 |
(二)我国从业禁止的定性 | 第20-22页 |
(三)从业禁止正当化的根据 | 第22-24页 |
三、从业禁止的适用原则 | 第24-27页 |
(一)合目的性原则 | 第24页 |
(二)必要性原则 | 第24-25页 |
(三)合比例性原则 | 第25-27页 |
四、从业禁止适用的条件 | 第27-44页 |
(一)适用前提分析 | 第27-35页 |
1.适用前提:因职业相关犯罪被判处刑罚 | 第27-32页 |
2.实质情况: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 | 第32-35页 |
(二)期间范围分析 | 第35-40页 |
1.期间 | 第35-37页 |
2.范围 | 第37-38页 |
3.宣告 | 第38-40页 |
(三)制裁性条款分析 | 第40-43页 |
1.行政处罚措施:违反从业决定的一般性罚则 | 第40页 |
2.刑事处罚措施:以制裁违反从业禁止决定的个人为中心 | 第40-41页 |
3.关于制裁性条款的其他问题 | 第41-43页 |
(四)兼容性条款分析 | 第43-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9-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