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1 选题的背景第11页
        1.1.2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3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3 研究述评第17页
    1.3 相关理论依据第17-19页
        1.3.1 公共组织理论第17-18页
        1.3.2 公共政策理论第18页
        1.3.3 民主政治理论第18-19页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19页
    1.5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9-21页
        1.5.1 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案例研究价值第21-27页
    2.1 我国网络理政工作发展历程和趋势第21-22页
        2.1.1 我国网络理政工作发展历程第21页
        2.1.2 我国网络理政工作发展趋势第21-22页
    2.2 现目前网络理政工作所面临的挑战第22-24页
        2.2.1 政府观念没有转变,存在应付情绪第22-23页
        2.2.2 缺乏官民互动平台,网络导控力不足第23页
        2.2.3 新媒体发展尚起步,媒体融合有待加深第23-24页
    2.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典型意义第24-27页
        2.3.1 体现民主科学第24-25页
        2.3.2 创新政府治理手段第25页
        2.3.3 促进媒体融合第25-27页
第三章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案例描述第27-35页
    3.1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产生背景第27-28页
        3.1.1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重要性第27页
        3.1.2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必要性第27-28页
        3.1.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实践基础第28页
    3.2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实践历程第28-30页
        3.2.1 探索转变阶段:从网络问政到网络理政第28-29页
        3.2.2 深化出击阶段:第三方评价机制及网络发言人制度建立第29页
        3.2.3 整合巩固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第29-30页
    3.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的主要经验第30-32页
        3.3.1 领导重视,措施得当第30-31页
        3.3.2 整合平台,科学引导第31页
        3.3.3 探索新媒体的建设和运营第31-32页
    3.4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取得的成效第32-35页
        3.4.1 畅通诉求渠道,保障公正公允第32-33页
        3.4.2 把握舆论主动权,提升政府执政能力第33页
        3.4.3 适应新形势发展,新媒体建设成效显著第33-35页
第四章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领导因素分析第35-41页
    4.1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领导因素的重要作用第35-36页
        4.1.1 利于推进工作,提高效率及成效第35页
        4.1.2 利于民主参与,体现协商民主第35-36页
        4.1.3 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第36页
    4.2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领导因素关键性分析第36-38页
        4.2.1 推动整合统一平台第36-37页
        4.2.2 严格逗硬考核机制第37页
        4.2.3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第37-38页
    4.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领导因素的主要做法第38-41页
        4.3.1 广开言论,注重民主第38-39页
        4.3.2 绩效挂钩,严格考核第39页
        4.3.3 工作创新,确保公平第39-41页
第五章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机制因素分析第41-47页
    5.1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机制因素的重要作用第41-42页
        5.1.1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第41页
        5.1.2 主动化解潜在矛盾第41-42页
        5.1.3 提高政府公信力第42页
    5.2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机制因素关键性分析第42-44页
        5.2.1 快速反应,占领网络舆论领地第42-43页
        5.2.2 推行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第43-44页
        5.2.3 建设网络舆情队伍第44页
    5.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机制因素的主要做法第44-47页
        5.3.1 主动掌握舆论主动权第44-45页
        5.3.2 客观公正,把握规律第45页
        5.3.3 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回归理性第45-47页
第六章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环境因素分析第47-52页
    6.1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环境因素的重要作用第47-48页
        6.1.1 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第47页
        6.1.2 培养公民维稳的积极性第47-48页
        6.1.3 是网络宣传的重要阵地第48页
    6.2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环境因素关键性分析第48-50页
        6.2.1 落实党管媒体意识第48-49页
        6.2.2 注重新媒体队伍的统战工作第49页
        6.2.3 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第49-50页
    6.3 绵阳市政府推进网络理政中环境因素的主要做法第50-52页
        6.3.1 探索打造同党一条心的新媒体队伍第50-51页
        6.3.2 加强新媒体行业队伍建设第51页
        6.3.3 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第51-52页
第七章 绵阳市网络理政的启示第52-56页
    7.1 广开言论,突出民众参与与民主管理第52-53页
        7.1.1 统一诉求渠道,重视官民互动第52页
        7.1.2 纳入目标考核,将考核结果逗硬第52页
        7.1.3 定期举行第三方评价会议,确保公正第52-53页
    7.2 主动出击,牢固占领舆论主动权第53-54页
        7.2.1 建立舆论导控机制,客观公正回应社会关注第53页
        7.2.2 建立经验丰富的新闻发言人和网络舆情队伍第53-54页
    7.3 适应发展,积极凝聚社会共识,走融合发展之路第54-56页
        7.3.1 配套出台相关政策,确保落地落实第54页
        7.3.2 注重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第54-5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西部乡(镇)政府信息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福田乡为例
下一篇:新生代公务员职业成长对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以组织自尊为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