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0-14页 |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4-19页 |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三、创意产业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四、会展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 | 第19-20页 | 
| 一、创新之处 | 第19页 | 
| 二、研究难点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会展产业与创意产业的关系概述 | 第20-29页 | 
| 第一节 会展业 | 第20-23页 | 
| 一、会展业的概念 | 第20-21页 | 
| 二、中外会展业演化梗概 | 第21-23页 | 
| 第二节 创意产业 | 第23-26页 | 
| 一、创意产业的概念 | 第23-24页 | 
| 二、创意产业的发展 | 第24-26页 | 
| 第三节 创意产业与会展业的关系 | 第26-29页 | 
| 一、会展业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26页 | 
| 二、创意产业的繁荣离不开会展产业 | 第26-27页 | 
| 三、创意产业和会展产业的融合发展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创意:会展产业发展的灵魂 | 第29-39页 | 
| 第一节 会展前期创意 | 第29-33页 | 
| 一、会展品牌创意 | 第29-32页 | 
| 二、会展场馆空间创意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会展准备期创意 | 第33-36页 | 
| 一、主题创意 | 第33-34页 | 
| 二、会展传播创意 | 第34-35页 | 
| 三、色彩使用创意 | 第35-36页 | 
| 第三节 会展期间的创意 | 第36-39页 | 
| 一、展位设计创意 | 第36-37页 | 
| 二、活动策划创意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会展: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 | 第39-48页 | 
| 第一节 创意产业形成条件 | 第39-43页 | 
| 一、技术、人才与包容及创意城市 | 第39-40页 | 
| 二、创意生态 | 第40-41页 | 
| 三、其他相关理论 | 第41-43页 | 
| 第二节 会展业的特性及其对创意产业的价值 | 第43-48页 | 
| 一、多样的文化聚集 | 第43-44页 | 
| 二、全方位的互动 | 第44-46页 | 
| 三、会展业对创意产业形成的作用 | 第46-48页 | 
| 第五章 会展业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问题 | 第48-54页 | 
| 第一节 硬件不足 | 第48-49页 | 
| 一、场馆和园区的盲目建设 | 第48页 | 
| 二、建设同质化程度高 | 第48-49页 | 
| 三、场馆建设落后 | 第49页 | 
| 第二节 软件不足 | 第49-51页 | 
| 一、创意缺乏 | 第49-50页 | 
| 二、人才缺乏 | 第50页 | 
| 三、文化缺乏 | 第50-51页 |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 第51-52页 | 
| 一、从业者自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 第51页 | 
| 二、企业和行业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 第51-52页 | 
| 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不完善 | 第52页 | 
| 第四节 城市配置的不完善 | 第52-54页 | 
| 一、相关行政部门配合的不足 | 第52-53页 | 
| 二、企业融资困难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会展业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 第54-61页 | 
| 第一节 培养会展创意产业人才 | 第54-57页 | 
| 一、定位精确的培养目标 | 第54-55页 | 
| 二、加强课程模块的建设 | 第55页 | 
| 三、改造现有教学方法 | 第55-56页 | 
| 四、面向市场教学 | 第56-57页 | 
| 第二节 完善软硬件配置 | 第57-58页 | 
| 一、合理规划硬件投入 | 第57页 | 
| 二、积极优化软件质量 | 第57-58页 | 
| 第三节 主动打造品牌发展策略 | 第58-61页 | 
| 一、品牌意识与长远规划 | 第58-59页 | 
| 二、集团化与档次化 | 第59页 | 
| 三、专业化与精细化 | 第59页 | 
| 四、CIS战略 | 第59-6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 第一节 本文所取得的成果 | 第61页 | 
| 第二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个人简历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