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基础理论 | 第13-23页 |
2.1 EPC国际工程项目基础理论 | 第13-16页 |
2.1.1 EPC总承包模式的概念 | 第13-14页 |
2.1.2 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1.3 EPC项目中业主和承包商的责任范围 | 第15-16页 |
2.1.4 EPC总承包模式的结构 | 第16页 |
2.2 风险及风险评价与管理 | 第16-21页 |
2.2.1 风险及其特征 | 第16-18页 |
2.2.2 风险管理的涵义 | 第18-19页 |
2.2.3 风险管理与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2.2.4 项目风险管理目标 | 第20-21页 |
2.3 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2.3.1 传统的风险评价方法 | 第21页 |
2.3.2 基于模糊数学的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 第21-23页 |
第三章 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23-30页 |
3.1 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及过程 | 第23-25页 |
3.1.1 风险因素识别的原则 | 第23-24页 |
3.1.2 风险识别过程 | 第24-25页 |
3.2 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 | 第25-30页 |
3.2.1 政治风险 | 第25页 |
3.2.2 经济风险 | 第25-26页 |
3.2.3 投标风险 | 第26页 |
3.2.4 设计风险 | 第26-27页 |
3.2.5 采购风险 | 第27-28页 |
3.2.6 施工风险 | 第28页 |
3.2.7 合同风险 | 第28-29页 |
3.2.8 管理风险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构建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 | 第30-37页 |
4.1 构造因素集的层次分析结构 | 第30-31页 |
4.2 建立评语集及其判断矩阵 | 第31页 |
4.3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因素集的权重确定 | 第31-35页 |
4.3.1 构造因素集的判断矩阵 | 第31-32页 |
4.3.2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32-34页 |
4.3.3 层次单排序 | 第34-35页 |
4.3.4 层次总排序 | 第35页 |
4.4 模糊综合评价 | 第35-37页 |
第五章 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实证 | 第37-44页 |
5.1 项目概况 | 第37页 |
5.2 风险识别 | 第37-40页 |
5.2.1 政治风险 | 第37-38页 |
5.2.2 经济风险 | 第38页 |
5.2.3 合同风险 | 第38-39页 |
5.2.4 设计技术风险 | 第39页 |
5.2.5 管理风险 | 第39-40页 |
5.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EPC国际工程项目风险评价 | 第40-44页 |
5.3.1 构造因素集的层次分析结构 | 第40页 |
5.3.2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因素集的权重确定 | 第40-41页 |
5.3.3 建立评语集 | 第41页 |
5.3.4 单因素评价 | 第41-43页 |
5.3.5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结论 | 第44页 |
6.2 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