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特征聚类与协同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0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18-20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论文组织结构第19-20页
第二章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综述第20-34页
    2.1 图像成像理论第20页
    2.2 图像退化模型第20-21页
    2.3 超分辨率重建算法分类第21-31页
        2.3.1 基于插值的方法第22-25页
        2.3.2 基于重建的方法第25-27页
        2.3.3 基于学习的方法第27-31页
    2.4 超分辨率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第31-33页
        2.4.1 主观质量评价第31页
        2.4.2 客观质量评价第31-33页
    2.5 本章总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稀疏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第34-42页
    3.1 压缩感知原理第34页
    3.2 稀疏表示的约束条件第34-35页
    3.3 系数重构算法第35-38页
        3.3.1 贪婪追踪算法第35-38页
        3.3.2 松弛优化算法第38页
    3.4 字典学习方法第38-41页
        3.4.1 MOD算法第38-39页
        3.4.2 K-SVD算法第39-41页
    3.5 本章总结第41-42页
第四章 基于特征聚类的超分辨率重建第42-53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训练样本库的选择第42页
    4.3 训练集图像的特征提取第42-44页
        4.3.1 特征提取概述第42-43页
        4.3.2 基于梯度的特征提取方法第43-44页
    4.4 PCA降维第44-46页
    4.5 多类别字典学习第46-47页
        4.5.1 单个字典训练第46页
        4.5.2 联合字典训练第46-47页
    4.6 图像重建过程第47页
    4.7 实验第47-52页
        4.7.1 图像重建质量第48-50页
        4.7.2 图像重建视觉效果第50-51页
        4.7.3 聚类个数的影响第51-52页
    4.8 本章总结第52-53页
第五章 基于协同表示的超分辨率重建第53-66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协同表示第53-54页
    5.3 特征提取第54-55页
    5.4 聚类字典学习第55-56页
    5.5 计算字典原子映射矩阵第56-57页
    5.6 迭代反投影第57-58页
    5.7 实验第58-65页
        5.7.1 图像重建质量第58-62页
        5.7.2 聚类个数的影响第62-63页
        5.7.3 字典大小的影响第63-64页
        5.7.4 最近邻个数的影响第64页
        5.7.5 时间复杂度分析第64-65页
    5.8 本章总结第65-6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8页
    6.1 总结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73-74页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第73页
    2)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遮挡判定和布局约束的单目图像深度拓扑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迭代相位恢复和相位截断的非对称光学图像加密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