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岩石学论文--岩石分类论文--岩浆岩(火成岩)论文--侵入岩、深成岩论文

青海赛什腾山花岗岩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1 绪论第12-2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1.2.1 岩石学意义第12-13页
            1.1.2.2 地球动力学意义第13页
            1.1.2.3 矿物学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7页
        1.2.1 花岗岩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1 国外花岗岩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1.2 国内花岗岩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及主要问题第15-17页
            1.2.2.1 区域地质调查方面第15-16页
            1.2.2.2 大地构造演化方面第16-17页
            1.2.2.3 主要问题第17页
    1.3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4 技术路线第18-19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9-20页
2 研究区概况第20-27页
    2.1 研究区交通及自然地理环境第20-21页
    2.2 区域地质特征第21页
    2.3 研究区地质特征第21-27页
        2.3.1 地层第21-24页
        2.3.2 构造第24页
        2.3.3 变质作用第24-25页
        2.3.4 岩浆岩第25-27页
3 样品特征及分析方法第27-30页
    3.1 样品来源第27页
    3.2 岩体岩石学特征第27-28页
    3.3 室内分析方法与数据整理第28-30页
4 地球化学特征第30-39页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0-33页
        4.1.1 主量元素特征第30-32页
        4.1.2 CIPW标准矿物特征第32-33页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3-36页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36-39页
5 赛什腾山花岗岩岩体时代、来源、构造问题讨论第39-46页
    5.1 时代问题第39-40页
        5.1.1 形成时代第39-40页
        5.1.2 演化规律第40页
    5.2 岩石类型确定及系列划分第40-42页
    5.3 来源探讨第42-43页
    5.4 构造背景第43-46页
6 结论与不足第46-48页
    6.1 主要结论第46-47页
    6.2 不足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5页
个人简介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下一篇:乌鲁木齐河流域冰川物质平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