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非调质钢晶内铁素体三维形态及形核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1 氧化物冶金技术第10-13页
        1.1.1 氧化物冶金思想的提出和思路第10-11页
        1.1.2 氧化物冶金技术的现状和趋势第11-12页
        1.1.3 氧化物冶金技术待解决的问题第12-13页
    1.2 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影响因素第13-15页
        1.2.1 夹杂物的种类第13-14页
        1.2.2 夹杂物的尺寸第14页
        1.2.3 夹杂物的分布第14页
        1.2.4 冷却速度变化第14-15页
        1.2.5 奥氏体的尺寸第15页
    1.3 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机理第15-19页
        1.3.1 贫Mn区机理第15-16页
        1.3.2 最小错配度机理第16-17页
        1.3.3 应力应变机理第17-18页
        1.3.4 惰性界面能机理第18-19页
    1.4 FIB/EBSD三维重构技术第19-24页
        1.4.1 FIB技术概述第19-20页
        1.4.2 FIB三维重构第20-22页
        1.4.3 EBSD技术介绍与应用第22-23页
        1.4.4 EBSD技术的工作原理第23-24页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2章 研究方案第25-30页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第25页
        2.1.1 研究目标第25页
        2.1.2 研究内容第25页
    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创新点第25-26页
        2.2.1 关键问题第25页
        2.2.2 实验创新点第25-26页
    2.3 技术路线与实验方案第26-30页
        2.3.1 技术路线第26页
        2.3.2 实验方案第26-30页
第3章 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因素第30-51页
    3.1 夹杂物对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第30-40页
        3.1.1 夹杂物尺寸第30-33页
        3.1.2 夹杂物分布第33-34页
        3.1.3 夹杂物种类第34-40页
    3.2 冷却速度对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第40-45页
        3.2.1 组织形貌的变化第40-43页
        3.2.2 CCT曲线的绘制第43-45页
    3.3 奥氏体晶粒尺寸对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第45-49页
        3.3.1 保温时间对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第45-48页
        3.3.2 保温时间与铁素体相变温度的关系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晶内铁素体空间三维模型分析第51-61页
    4.1 晶内形铁素体的空间三维模型第51-55页
        4.1.1 晶内等轴形铁素体第51-53页
        4.1.2 融合的晶内铁素体第53-55页
    4.2 晶内铁素体的EBSD与KAM分析第55-57页
        4.2.1 晶内铁素体的EBSD分析第55-57页
        4.2.2 晶内铁素体的KAM分析第57页
    4.3 晶内等轴形铁素体形成原因的讨论第57-58页
    4.4 晶内等轴形铁素体形核机理的讨论第58-60页
    4.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致谢第67-68页
导师简介第68-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振动机械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下一篇:基于AUTOSAR的AT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