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6页 |
1.2 铝铜系铸造铝合金发展概况 | 第6-8页 |
1.3 铝铜系铸造铝合金元素作用分析 | 第8-10页 |
1.4 ZL205A合金概述 | 第10-14页 |
1.4.1 ZL205A合金的化学成分 | 第10页 |
1.4.2 ZL205A合金的性能 | 第10-12页 |
1.4.3 ZL205A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热处理工艺 | 第12-13页 |
1.4.4 ZL205A合金的应用 | 第13-14页 |
1.5 稀土在铸造铝合金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1.5.1 铸造铝合金中RE的细化变质作用 | 第15页 |
1.5.2 铸造铝合金中RE的熔体精炼作用 | 第15-16页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实验方案与分析方法 | 第18-23页 |
2.1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8页 |
2.2 实验合金的制备 | 第18-20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2.2.2 熔炼设备与浇注模具 | 第19页 |
2.2.3 熔炼工艺 | 第19-20页 |
2.2.4 热处理工艺 | 第20页 |
2.3 实验测试方法 | 第20-23页 |
2.3.1 成分分析 | 第20-21页 |
2.3.2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1页 |
2.3.3 物相分析 | 第21页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1-22页 |
2.3.5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2页 |
2.3.6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3 钪对ZL205A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23-40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钪对ZL205A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及稀土相分析 | 第23-29页 |
3.2.1 钪对ZL205A合金晶粒度的影响 | 第23-26页 |
3.2.2 铸态ZL205A中稀土相形貌观察 | 第26-28页 |
3.2.3 固溶态ZL205A中稀土相的形貌 | 第28-29页 |
3.3 稀土相的形成与标定 | 第29-33页 |
3.3.1 稀土相的形成机理 | 第29-31页 |
3.3.2 颗粒稀土相的标定 | 第31-33页 |
3.4 Al-Cu-Sc三元合金分析 | 第33-34页 |
3.5 钪对ZL205A常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39页 |
3.5.1 钪对ZL205A常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2 颗粒稀土相对ZL205A拉伸断口形貌的影响 | 第36-38页 |
3.5.3 颗粒相对ZL205A冲击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ZL205A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 第40-51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单级短时高温固溶处理研究 | 第40-44页 |
4.2.1 短时高温固溶处理的温度选择 | 第40-41页 |
4.2.2 546 ℃短时高温固溶处理 | 第41-42页 |
4.2.3 544 ℃短时高温固溶处理 | 第42-43页 |
4.2.4 单级高温固溶处理的过热缺陷消除 | 第43-44页 |
4.3 多级固溶处理 | 第44-48页 |
4.3.1 T46-40固溶处理工艺 | 第44-47页 |
4.3.2 T44-41固溶处理工艺 | 第47-48页 |
4.4 钪微合金化ZL205A合金的T46-40热处理工艺 | 第48-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