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题目来源 | 第7页 |
1.2 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 第7页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科学问题 | 第7-8页 |
1.3.1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2 存在问题 | 第8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8-9页 |
1.4.1 志留系页岩成熟度表征方法的研究 | 第9页 |
1.4.2 志留系页岩成熟度表征的理论模型研究 | 第9页 |
1.4.3 实际地区的志留系页岩成熟度及其演化过程分析 | 第9页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0-11页 |
1.7 取得的主要认识 | 第11-12页 |
第2章 志留系龙马溪页岩特征 | 第12-17页 |
2.1 涪陵焦石坝地区基本石油地质特征 | 第12-13页 |
2.2 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13-15页 |
2.2.1 有机质类型和丰度 | 第14页 |
2.2.2 有机质成熟度 | 第14-15页 |
2.3 涪陵区块焦石坝地区志留系勘探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3章 有机质反射率表征成熟度 | 第17-30页 |
3.1 成熟度表征参数 | 第17-24页 |
3.1.1 镜质体反射率(R_o) | 第17-19页 |
3.1.2 沥青反射率(R_b) | 第19-21页 |
3.1.3 笔石反射率(R_g) | 第21-22页 |
3.1.4 镜状体反射率(R_v) | 第22-24页 |
3.2 典型井沥青、笔石和镜状体反射率特征 | 第24-28页 |
3.3 不同换算公式的成熟度参数的差异 | 第28-30页 |
第4章 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表征成熟度 | 第30-52页 |
4.1 芳构化程度表征参数 | 第31-32页 |
4.2 红外光谱原理及参数选择 | 第32-36页 |
4.3 红外光谱芳构化参数表征成熟度 | 第36-52页 |
4.3.1 热模拟系列样品红外光谱特征 | 第36-44页 |
4.3.2 热模拟系列样品芳构化参数表征成熟度 | 第44-47页 |
4.3.3 自然演化煤系列样品验证 | 第47-52页 |
第5章 涪陵地区志留系页岩成熟度及其演化过程分析 | 第52-66页 |
5.1 典型井的埋藏史和温度史 | 第52-57页 |
5.1.1 典型井埋藏史 | 第52-55页 |
5.1.2 龙马溪组的时间-温度史 | 第55-57页 |
5.2 涪陵地区龙马溪页岩成熟度理论计算 | 第57-63页 |
5.3 志留系页岩成熟度演化 | 第63-66页 |
第6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第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