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7页 |
1.1 北斗B1C频点信号的设计进展 | 第19-23页 |
1.2 BOC信号处理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 导频和数据联合处理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B1C频点QMBOC信号的特征 | 第27-39页 |
2.1 B1C频点信号的调制方式 | 第27-29页 |
2.2 B1C频点信号的时域特征 | 第29-33页 |
2.2.1 一般扩频信号的相关特性 | 第29-30页 |
2.2.2 QMBOC(6,1,4/33)信号相关特性 | 第30-33页 |
2.3 BIC频点信号的频域特征 | 第33-36页 |
2.3.1 一般扩频信号的频域特性 | 第33-34页 |
2.3.2 QMBOC(6,1,4/33)信号的频域特性 | 第34-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9页 |
第三章 QMBOC信号的基本处理方法 | 第39-51页 |
3.1 B1C频点信号的匹配接收 | 第39-40页 |
3.2 模糊性问题 | 第40-43页 |
3.2.1 串行搜索的错误锁定概率 | 第40-42页 |
3.2.2 并行搜索的错误锁定概率 | 第42-43页 |
3.3 热噪声下的跟踪精度 | 第43-47页 |
3.3.1 码跟踪误差在噪声下的下界 | 第43-45页 |
3.3.2 码跟踪在噪声下的误差 | 第45-47页 |
3.4 抗多径干扰性能分析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QMBOC信号的双环估计方法 | 第51-67页 |
4.1 双环估计方法 | 第51-53页 |
4.2 闸波双环估计方法 | 第53-57页 |
4.2.1 闸波双环估计的原理 | 第53-56页 |
4.2.2 闸宽的实时调整 | 第56-57页 |
4.3 双环估计的性能分析 | 第57-64页 |
4.3.1 抗多径性能分析 | 第57-61页 |
4.3.2 抗噪声性能分析 | 第61-63页 |
4.3.3 信道条件改变下的跟踪性能分析 | 第63-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五章 QMBOC信号的双相环估计方法 | 第67-75页 |
5.1 双相环估计方法 | 第67-70页 |
5.2 双相环估计的性能分析 | 第70-72页 |
5.2.1 抗多径性能分析 | 第70-72页 |
5.2.2 抗噪声性能分析 | 第7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六章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闸波设计方法 | 第75-91页 |
6.1 闸波相关方法 | 第75-82页 |
6.2 性能分析 | 第82-88页 |
6.2.1 相关损耗 | 第82-83页 |
6.2.2 抗多径性能分析 | 第83-86页 |
6.2.3 抗噪声性能分析 | 第86-88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8-91页 |
第七章 B1C导频和数据通道联合跟踪研究 | 第91-107页 |
7.1 双通道联合跟踪与B1C信号模型 | 第91-93页 |
7.2 非相干合并方案 | 第93-97页 |
7.2.1 早迟相减鉴相 | 第93-95页 |
7.2.2 早迟能量相减鉴相 | 第95-97页 |
7.3 相干合并方案 | 第97-102页 |
7.3.1 导航电文的正负判决 | 第97-98页 |
7.3.2 早迟相减鉴相 | 第98-100页 |
7.3.3 早迟能量相减鉴相 | 第100-102页 |
7.4 差分合并方案 | 第102-103页 |
7.5 性能分析 | 第103-105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07-109页 |
8.1 研究结论 | 第107-108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作者简介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