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3-15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5-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8-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结构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 第22-26页 |
2.1 结构的功能函数与极限状态方程 | 第22-23页 |
2.2 结构可靠度与可靠性指标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结构可靠性分析和相关性处理的基本方法 | 第26-40页 |
3.1 可靠性分析方法 | 第26-31页 |
3.1.1 一次二阶矩法 | 第26-28页 |
3.1.2 映射变换法 | 第28-30页 |
3.1.3 蒙特卡罗法 | 第30-31页 |
3.1.4 经典响应面法 | 第31页 |
3.2 相关性处理方法 | 第31-38页 |
3.2.1 正交变换 | 第32-33页 |
3.2.2 Copula理论 | 第33-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单失效模式下考虑变量相关性的可靠性分析 | 第40-70页 |
4.1 基于Nataf变换的映射变换法 | 第40-45页 |
4.1.1 Nataf变换 | 第40-41页 |
4.1.2 基于Nataf变换的映射变换法 | 第41-42页 |
4.1.3 算例 | 第42-45页 |
4.2 考虑变量间相关性的Laplace渐近方法 | 第45-51页 |
4.2.1 算例 | 第49-51页 |
4.3 基于连续插值取样的改进加权响应面法 | 第51-58页 |
4.3.1 连续插值取样 | 第51-52页 |
4.3.2 构造加权系数 | 第52-54页 |
4.3.3 基于连续插值取样的改进加权响应面法 | 第54-55页 |
4.3.4 算例 | 第55-58页 |
4.4 基于Nataf变换的随机响应面法 | 第58-69页 |
4.4.1 随机响应面法原理 | 第58-59页 |
4.4.2 基于随机响应面法的结构可靠度分析 | 第59-62页 |
4.4.3 算例 | 第62-69页 |
4.5 本章小节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多失效模式下考虑失效模式相关性的可靠性分析 | 第70-98页 |
5.1 混合Copula函数 | 第70-71页 |
5.2 失效模式相关的系统可靠性分析 | 第71-73页 |
5.3 混合Copula函数模型参数估计 | 第73-79页 |
5.3.1 惩罚似然函数 | 第73-74页 |
5.3.2 EM算法估计参数 | 第74-79页 |
5.4 算例 | 第79-89页 |
5.5 考虑部件失效相关的系统时变模糊可靠性分析 | 第89-96页 |
5.5.1 零件时变可靠性模型 | 第89-90页 |
5.5.2 模糊变量和随机变量之间的转换 | 第90-91页 |
5.5.3 部件相依系统模糊时变可靠性模型 | 第91页 |
5.5.4 算例 | 第91-9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作者简介 | 第108-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