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小麦株高调控基因Rht-1和GID1的等位变异分析及其编码蛋白的互作机制

摘要第7-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0页
    1 小麦株高调控基因Rht-1的研究进展第9-12页
        1.1 小麦主效降秆基因的分类第10-11页
        1.2 Rht-1不同等位变异的降秆强度第11-12页
    2 GA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2.1 GA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抑制子DELLA蛋白第12-15页
        2.2 GA受体GID1第15-16页
    3 启动子相关研究进展第16-19页
        3.1 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结构第16-17页
        3.2 启动子的结构及特征第17-18页
        3.3 启动子的分类及其特点第18-19页
    4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第二章 小麦降秆基因Rht-1启动子区域等位变异的发掘及功能分析第20-33页
    1 引言第20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0-24页
        2.1 植物材料及处理第20页
        2.2 小麦基因组DNA、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第20-22页
            2.2.1 CTAB法提取小麦幼苗叶片基因组DNA第20-21页
            2.2.2 小麦幼苗叶片总RNA的提取第21页
            2.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21-22页
        2.3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的克隆第22-23页
        2.4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变异类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3页
        2.5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变异类型的分子标记开发第23页
        2.6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变异类型的异源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3-2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4-31页
        3.1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与编码区变异类型总结第24-27页
        3.2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特殊变异类型插入片段的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第27-28页
        3.3 小麦Rht-1等位基因启动子特殊变异类型的分子标记开发第28-31页
    4 讨论与结论第31-33页
        4.1 讨论第31-32页
        4.2 结论第32-33页
第三章 小麦赤霉素受体GID1编码基因新等位变异的发掘及功能分析第33-51页
    1 引言第3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3-39页
        2.1 植物材料及处理第33页
        2.2 小麦基因组DNA、总RNA的提取及cDNA第一链合成第33页
        2.3 小麦TaGID1等位基因的克隆第33-37页
            2.3.1 PCR扩增第33-35页
            2.3.2 PCR产物的回收第35页
            2.3.3 目的DNA片段的连接第35-36页
            2.3.4 热激法转化大肠杆菌第36页
            2.2.5 阳性菌落的质粒提取第36-37页
            2.3.6 小麦TaGID1基因序列比对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7页
        2.4 酵母双杂实验第37-39页
            2.4.1 酵母双杂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2.4.2 酵母转化第38-3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9-49页
        3.1 小麦GID1基因新等位变异类型的分析第39-48页
        3.2 Rht1及GID1变异类型的蛋白互作分析第48-49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9-51页
        4.1 讨论第49-50页
        4.2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9页
ABSTRACT第59-60页
附录第61-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盐碱胁迫对土壤氮素转化和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下一篇: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相关miRNA的筛选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