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盐碱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第11-12页 |
1.2.2 盐碱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12页 |
1.2.3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研究 | 第12-14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21页 |
2.1 盆栽试验 | 第16-1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6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16-17页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7页 |
2.1.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第17页 |
2.2 培养试验 | 第17-19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2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18页 |
2.2.4 测试指标与方法 | 第18-19页 |
2.3 数据处理与计算 | 第19-21页 |
2.3.1 数据计算 | 第19-20页 |
2.3.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不同盐碱胁迫对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第21-26页 |
3.1 土壤无机氮 | 第21-22页 |
3.2 土壤矿化作用特征 | 第22页 |
3.2.1 土壤氮素矿化量 | 第22页 |
3.2.2 土壤氮素矿化率 | 第22页 |
3.3 土壤硝化作用特征 | 第22-24页 |
3.3.1 氮素硝化量 | 第22-23页 |
3.3.2 氮素硝化率 | 第23页 |
3.3.3 土壤硝化潜势 | 第23-24页 |
3.4 讨论 | 第24页 |
3.5 小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不同盐碱胁迫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26-42页 |
4.1 土壤理化性质 | 第26-27页 |
4.2 细菌和真菌群落α-多样性 | 第27-30页 |
4.3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β-多样性 | 第30-32页 |
4.4 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组成 | 第32-35页 |
4.4.1 门水平上群落组成差异 | 第32-33页 |
4.4.2 属水平上的群落组成差异 | 第33-35页 |
4.5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LEfSe差异分析 | 第35-37页 |
4.5.1 细菌群落LEfSe差异分析 | 第35-36页 |
4.5.2 真菌群落LEfSe差异分析 | 第36-37页 |
4.6 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37-39页 |
4.6.1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与理化性质冗余分析 | 第37-38页 |
4.6.2 细菌、真菌优势菌群与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4.7 讨论 | 第39-41页 |
4.8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不同盐碱胁迫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古菌的影响 | 第42-52页 |
5.1 土壤理化特性 | 第42-43页 |
5.2 氨氧化细菌和古菌丰度 | 第43-44页 |
5.3 氨氧化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 | 第44-46页 |
5.4 土壤AOA和AOB群落β-多样性 | 第46-47页 |
5.5 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组成 | 第47-48页 |
5.5.1 氨氧化古菌 | 第47页 |
5.5.2 氨氧化细菌 | 第47-48页 |
5.6 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5.6.1 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理化性质相关性 | 第48页 |
5.6.2 冗余分析(Redundancyanalysis) | 第48-50页 |
5.7 讨论 | 第50-51页 |
5.8 小结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5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