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黔中郡之争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学术回顾 | 第9-1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第11-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秦楚黔中郡之争的历史背景 | 第14-25页 |
第一节 楚黔中郡的建置 | 第14-19页 |
一、“巴黔中”辨析 | 第14-15页 |
二、楚国黔中郡的地望 | 第15-18页 |
三、楚国黔中郡概况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秦楚两国的兼并战略 | 第19-23页 |
一、秦楚两国的邦交 | 第20-21页 |
二、四面出击的楚国 | 第21-22页 |
三、东出称王的秦国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秦楚对黔中郡的初次争夺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战争的前奏 | 第25-30页 |
一、秦楚争夺黔中郡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二、秦国“伐韩”与“伐蜀”之争 | 第27-28页 |
三、秦国对巴蜀的征战与治理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司马错取楚黔中郡 | 第30-32页 |
一、秦国谋夺楚黔中郡 | 第30-31页 |
二、楚国割地求和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秦国对楚黔中郡的再次争夺 | 第34-41页 |
第一节 白起伐楚 | 第34-37页 |
一、白起攻鄢拔郢之战 | 第34-36页 |
二、楚王迁都于陈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张若再取黔中郡 | 第37-40页 |
一、张若复取楚黔中郡 | 第37-38页 |
二、楚人再次争夺黔中郡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秦楚黔中郡之争分析 | 第41-49页 |
第一节 秦楚黔中郡之争的原因分析 | 第41-43页 |
一、秦国成功夺取黔中郡的原因分析 | 第41-42页 |
二、楚国失地黔中郡的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秦楚黔中郡之争的影响分析 | 第43-47页 |
一、秦楚黔中郡之争对秦国的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二、秦楚黔中郡之争对楚国的影响分析 | 第45页 |
三、秦楚黔中郡之争对黔中地区的影响 | 第45-46页 |
四、秦楚黔中郡之争对边疆治理的启发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