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交流电机论文--同步电机论文

对拖测试平台回馈能量利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交流电机测试平台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对拖系统再生能量利用方式第11-15页
        1.3.1 电阻能耗型第11-12页
        1.3.2 逆变回馈型第12页
        1.3.3 能量储存型第12-15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互馈对拖测试系统结构及原理分析第17-23页
    2.1 互馈对拖测试系统结构第17页
    2.2 互馈对拖系统运行原理第17-18页
    2.3 互馈对拖系统控制原理第18-19页
    2.4 PMSM互馈对拖测试系统的耦合关系与解耦对策第19-20页
        2.4.1 互馈对拖测试系统的耦合关系第19页
        2.4.2 互馈对拖测试系统的解耦策略第19-20页
    2.5 互馈对拖系统模拟道路工况过程分析第20页
    2.6 互馈对拖系统运行能量分析第20-22页
        2.6.1 互馈对拖系统稳态和再生制动过程能量分析第20-21页
        2.6.2 对拖测试系统能效分析第21-22页
    2.7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互馈对拖测试系统控制策略第23-46页
    3.1 PMSM矢量控制策略第23-24页
    3.2 PMSM数学模型及变换过程第24-27页
        3.2.1 坐标变换及其变换矩阵第24-26页
        3.2.2 d_q坐标系PMSM数学模型第26-27页
    3.3 PMSM矢量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第27-29页
        3.3.1 转速环调节器第27-28页
        3.3.2 电流环前馈解耦控制第28-29页
    3.4 SVPWM原理及算法实现第29-35页
        3.4.1 SVPWM原理第30-31页
        3.4.2 SVPWM算法实现及仿真模型搭建第31-35页
    3.5 空间矢量调制控制的对拖平台再生制动能量分析第35-38页
        3.5.1 PMSM再生制动过程分析第35-36页
        3.5.2 基于SVPWM的PMSM制动回馈功率第36-38页
    3.6 双电机的机械传动轴模型及解耦控制第38-40页
    3.7 直流互馈对拖平台的仿真模型及结果分析第40-45页
        3.7.1 直流互馈对拖系统仿真模型第40-41页
        3.7.2 对拖测试平台仿真结果分析第41-45页
    3.8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超级电容和电阻混合型储能系统第46-62页
    4.1 系统结构第46-47页
    4.2 超级电容和制动电阻混合储能控制变换器结构选择第47-48页
    4.3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第48-51页
        4.3.1 独立PWM触发模式第48-49页
        4.3.2 互补PWM触发模式第49-51页
    4.4 混合储能装置的三种工作模式及原理分析第51-52页
    4.5 混合储能装置的参数设计第52-55页
        4.5.1 储能电感的设计第52-54页
        4.5.2 直流母线输入侧电容的设计第54页
        4.5.3 开关器件的选择第54-55页
    4.6 双向Buck-Boost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法建模第55-59页
        4.6.1 Buck模式下建模第55-58页
        4.6.2 Boost模式下建模第58-59页
    4.7 混合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第59-61页
    4.8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五章 互馈对拖平台和储能装置联合仿真及分析第62-69页
    5.1 超级电容和电阻混合储能系统仿真模型第62-64页
    5.2 对拖仿真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第64-65页
    5.3 工况测试及仿真结果分析第65-68页
    5.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6.1 总结第69页
    6.2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介孔钙钛矿太阳电池中电荷传输层的制备与研究
下一篇:新型电极材料合成、电池组装和电性能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