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18-19页 |
1.4.1 研究重点 | 第18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8页 |
1.4.3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 | 第19-25页 |
2.1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19-22页 |
2.1.1 二战后英国的社会状况 | 第19-20页 |
2.1.2 英国新左派的兴起 | 第20-22页 |
2.2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 第22-25页 |
2.2.1 英国精英主义文化 | 第22-24页 |
2.2.2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 | 第24-25页 |
第3章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创新性 | 第25-36页 |
3.1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3.1.1 文化唯物主义概念释义 | 第25-26页 |
3.1.2 文化唯物主义内容构成 | 第26-27页 |
3.2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创新性的主要表现 | 第27-36页 |
3.2.1 “文化唯物主义”概念的创新性 | 第28-29页 |
3.2.2 “文化”概念的创新性 | 第29-32页 |
3.2.3 “情感结构”概念的创新性 | 第32-33页 |
3.2.4 “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创新性思考 | 第33-36页 |
第4章 对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创新性的评析 | 第36-43页 |
4.1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创新性的意义 | 第36-38页 |
4.1.1 提供了文化研究新理论和新方向 | 第36-37页 |
4.1.2 实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和完善 | 第37-38页 |
4.1.3 对大众文化研究的新开拓 | 第38页 |
4.2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 第38-39页 |
4.2.1 夸大了文化的作用 | 第38-39页 |
4.2.2 对大众文化盲目客观 | 第39页 |
4.3 威廉斯文化唯物主义理论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 第39-43页 |
4.3.1 占领文化领域的主阵地 | 第40-41页 |
4.3.2 引领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