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NAND Flash的DAM-FTL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FTL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1 NAND Flash存储系统管理软件 | 第9页 |
1.2.2 闪存转换层(FTL)简介 | 第9页 |
1.2.3 当前FTL算法分析 | 第9-10页 |
1.3 FTL算法验证平台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NANDFLASH关键技术简介 | 第12-21页 |
2.1 NANDFLASH简介 | 第12-15页 |
2.1.1 NAND Flash的发展 | 第12-13页 |
2.1.2 NAND Flash的物理特性 | 第13-15页 |
2.2 NAND Flash异地更新机制 | 第15页 |
2.3 FTL主要算法介绍 | 第15-20页 |
2.3.1 地址映射 | 第15-17页 |
2.3.2 坏块管理 | 第17-18页 |
2.3.3 垃圾回收和磨损均衡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DAM-FTL算法的设计 | 第21-32页 |
3.1 DAM-FTL算法设计思想 | 第22-23页 |
3.1.1 映射段的基本概念 | 第22-23页 |
3.1.2 地址映射段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 第23页 |
3.2 DAM-FTL坏块管理算法 | 第23-25页 |
3.2.1 抽象的逻辑驱动层设计 | 第24页 |
3.2.2 DAM-FTL动态坏块管理算法设计 | 第24-25页 |
3.3 DAM-FTL地址映射算法 | 第25-28页 |
3.3.1 DAM-FTL映射关系的查找操作 | 第26页 |
3.3.2 DAM-FTL映射关系的更新操作 | 第26-27页 |
3.3.3 DAM-FTL地址映射算法的优化 | 第27-28页 |
3.4 DAM-FTL垃圾回收算法 | 第28-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FTL算法验证平台及仿真分析 | 第32-46页 |
4.1 FTL算法验证平台 | 第32-33页 |
4.2 核心模块介绍 | 第33-37页 |
4.2.1 测试框架模块 | 第33页 |
4.2.2 线程模块 | 第33-34页 |
4.2.3 数据映射模块 | 第34-35页 |
4.2.4 错误检测模块 | 第35页 |
4.2.5 NAND Flash模块 | 第35-37页 |
4.3 平台实现与测试 | 第37页 |
4.4 实验仿真平台搭建 | 第37-40页 |
4.4.1 FlashSim仿真平台介绍 | 第37-39页 |
4.4.2 实验环境配置 | 第39-40页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0-45页 |
4.5.1 读操作 | 第40页 |
4.5.2 写操作 | 第40-42页 |
4.5.3 垃圾回收操作 | 第42-43页 |
4.5.4 FTL算法的验证平台测试 | 第43-4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