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9页 |
1.1 稀土发光材料 | 第8-13页 |
1.1.1 发光的定义 | 第8页 |
1.1.2 稀土离子发光机理 | 第8-10页 |
1.1.3 稀土离子发光特性 | 第10-11页 |
1.1.4 稀土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11-13页 |
1.2 特殊形貌微/纳米结构的制备 | 第13-17页 |
1.2.1 沉淀法 | 第13页 |
1.2.2 溶胶-凝胶法 | 第13-14页 |
1.2.3 水热/溶剂热法 | 第14-15页 |
1.2.4 热分解法 | 第15-16页 |
1.2.5 静电纺丝法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9页 |
第2章 化学试剂、实验设备及表征手段 | 第19-21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1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19-20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20-21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0页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 | 第20页 |
2.3.3 能谱(EDS)分析 | 第20页 |
2.3.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0-21页 |
第3章 特殊形貌La_2O_2CN_2:RE~(~(3+))(RE=Eu,Dy,Tb,Tm,Yb/Er)的制备和发光性能研究 | 第21-32页 |
3.1 前言 | 第21-2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3.2.1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 | 第22页 |
3.2.2 La_2O_2CN_2的制备 | 第22页 |
3.2.3 La_2O_2CN_2:RE~(~(3+))的制备 | 第22-2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1页 |
3.3.1 水热产物的XRD分析 | 第23页 |
3.3.2 水热产物的形貌调控 | 第23-27页 |
3.3.3 La_2O_3和La_2O_2CN_2的形貌和结构分析 | 第27-28页 |
3.3.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28-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LaOCl:Eu~(3+),Tm~(3+)发光材料的合成、能量传递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32-43页 |
4.1 前言 | 第32-3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4.2.1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 | 第33页 |
4.2.2 LaOCl:Tm~(3+),Eu~(3+)的制备 | 第3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2页 |
4.3.1 XRD分析 | 第33-34页 |
4.3.2 SEM分析 | 第34页 |
4.3.3 荧光光谱分析 | 第34-4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5章 LaOCl:Tb~(3+),Sm~(3+)发光材料的制备、能量传递及发光性质研究 | 第43-53页 |
5.1 前言 | 第43-4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4页 |
5.2.1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 | 第44页 |
5.2.2 LaOCl:Tb~(3+),Sm~(3+)的制备 | 第4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5.3.1 XRD分析 | 第44-45页 |
5.3.2 SEM分析 | 第45页 |
5.3.3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