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学习与记忆论文

情境说视角下抑郁者的提取诱发遗忘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7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提取诱发遗忘的产生机制第10-16页
    1.3 不同条件下的提取诱发遗忘第16-22页
        1.3.1 提取诱发遗忘在学习和测试中的应用第16页
        1.3.2 目击者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第16-17页
        1.3.3 日常信息加工的提取诱发遗忘第17页
        1.3.4 刻板印象和提取诱发遗忘第17-18页
        1.3.5 提取诱发遗忘和思维第18-19页
        1.3.6 社会性记忆的提取诱发遗忘第19-20页
        1.3.7 自传体记忆第20-21页
        1.3.8 精神障碍与提取诱发遗忘第21-22页
    1.4 抑郁症第22-27页
        1.4.1 认知图式理论第22-24页
        1.4.2 抑郁症易感性第24页
        1.4.3 抑郁症的心境一致性第24-25页
        1.4.4 抑郁症整合情绪记忆模型第25页
        1.4.5 抑郁患者的记忆反刍第25-27页
第二章 问题提出第27-29页
第三章 实验一:学习阶段和提取练习阶段无情境转换第29-32页
    3.1 目的第29页
    3.2 方法第29-30页
        3.2.1 被试第29页
        3.2.2 实验设计第29页
        3.2.3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29页
        3.2.4 实验流程第29-30页
    3.3 结果第30-31页
    3.4 讨论第31-32页
第四章 实验二:学习阶段和提取练习阶段有情境转换第32-36页
    4.1 目的第32页
    4.2 方法第32-34页
        4.2.1 被试第32页
        4.2.2 实验设计第32页
        4.2.3 实验材料和实验仪器第32-33页
        4.2.4 实验流程第33-34页
    4.3 结果第34页
    4.4 讨论第34-36页
第五章 实验三:测试阶段和学习阶段情境相同第36-39页
    5.1 目的第36页
    5.2 方法第36-38页
        5.2.1 被试第36页
        5.2.2 实验设计第36页
        5.2.3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6-37页
        5.2.4 实验流程第37-38页
    5.3 结果第38页
    5.4 讨论第38-39页
第六章 实验四:不同测试阶段情境下的提取诱发遗忘第39-43页
    6.1 目的第39页
    6.2 方法第39-40页
        6.2.1 被试第39页
        6.2.2 实验设计第39页
        6.2.3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39页
        6.2.4 实验流程第39-40页
    6.3 结果第40-42页
        6.3.1 非抑郁被试第40-42页
        6.3.2 抑郁被试第42页
    6.4 讨论第42-43页
第七章 讨论第43-49页
    7.1 对实验的讨论第43-46页
    7.2 抑郁被试的记忆特点第46-47页
    7.3 情境说的本质第47页
    7.4 提取诱发遗忘三种理论的关系第47-48页
    7.5 与以往情境说研究对比和展望第48-49页
第八章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第55-56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辨能力评价标准》(第15章-第38章)翻译实践报告
下一篇:基层政府政务公开的问题与创新